1.窦华芬 2.赵友祖
1.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龙庆乡中心完小 655706
2.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午街铺镇林树小学 652401
摘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关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学生对老师的亲而敬之的态度是我们每个当老师最喜欢的一种境界。只有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学热火才能孕育“桃李”。如何让自己的学生真正地与自己亲近并且能够从心底里去尊敬自己,“占据”学生的心,是为人师者必须要做好的工作。
关键词:三心教育;学习;成长;分析
一、秉承“爱心、责任心、耐心” 三心执教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教书育人的天职,需要每个教师有爱心,有爱才会有教育。学校是学生的乐园,学生是学校的精灵,教师是这些精灵的守护神,只有爱的芬芳浇灌出姹紫嫣红的花朵。作为一名有爱心的老师,要赏识、信任学生,抱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执教信念,学会俯首与学生交流,你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鼓励的话,都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要带着微笑,以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和感受他们学习上的得失成败和生活上的喜怒哀乐,把你的阳光和快乐传递给学生,让其心灵健康地成长。
责任心对教师而言,是师德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师德的外在表现。教师的教育责任心,体现在对待教育事业、对待学校、对待学生的工作态度与教育实践中,体现在自身的教育业绩中。没有教育责任心,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应尽可能地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尤其是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照顾。
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也是一项细致的、反复的工作。它需要每个教师不厌其烦地重复,再教育,再思考。每一位教师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积极的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要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知识,为今后的拼搏做铺垫。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在改正错误和缺点过程中进步,要能细致观察到学生的变化,那怕是细微的进步。因此,学校对教师要求更高,更需要教师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对学生体贴入微的爱心、宽广的容人之心和锲而不舍的耐心。
二、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们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足以教书传知,育人感人。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之魅力,让正在成长中求知欲极强的学生们倾慕不已,心向神往,从而产生一种吸引他们前进的感召力,推动他们点燃热情之火,开发潜力宝藏,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多10倍,多20倍,才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重要、最恰当的来讲。可见,教师要担当起当今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仅仅拘于一隅、孤立地研究某一专业,是根本不可能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像一棵树,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是树根,精深的专业知识是树干,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是树杈。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终身学习,给自己不断充电,尤其是信息化时代,单调的教学方式是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作为老师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更好的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才能使学生心甘情愿的去跟你学。
坚持继续教育,随时随地完善和充实自己,使自己的观念和思想及时地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学生中始终保持着完美的形象,才能始终赢得学生的喜爱。这是一个老师获得学生尊敬的前提条件,保不住这一点,所有高谈都是枉然。
三、做一位通情达理的老师
学生在与老师的接触中,时刻以自己的眼光观察着老师以怎样的方式去处理班级中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务。当然,做老师的并非圣贤,不可能每件事务都处理的合情合理,让每个学生都心悦诚服。但学生需要的是一位通情达理的老师。有时候尽管不可能对事情处理得相当好,但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一位通情达理之人,能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角度去为学生考虑,或者说老师能把心贴近学生,理解学生犯错的正常性和必然性,而不是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地去处理事务。“通情达理”之中,最难把握的是其中的“情”与“理”,当然,这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我们老师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善于去积累一些经验,并不断地进行反思,久而久之,自然就学会了如何站在学生的立场去处理事情,并且处理得合情合理,让学生心悦诚服。
四、做一位幽默、风趣的老师
微笑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而微笑又来自幽默。或许你不是一位天生幽默、风趣之人,但你肯定会懂得微笑给我们带来的无比愉悦,知道了这一点,你定会学着去和你的学生开玩笑,学着去尝试笑声所带来的欣慰。如果你是一位班主任,更应该学会让班级中的那些“幽默分子”在活动中最大化地发挥他们的优势,让整个班级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发展,让每个人( 包括老师)都去享受幽默的强大力量。
五、要让学生亲近你,你必需先去亲近学生
不要只等待着学生的尊敬与亲近,学生也需要老师去关注他(她),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宽容的,是无私的,学生在获得老师投来的情感的时候有一个咀嚼、吸收的过程,当他把这一种情感纳入自己的心田时,他会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态度去对待你,这个时候,老师自然会收到学生的回报。
教师可以投学生所好,并以自己的爱好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是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老师既做良师,又做益友。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把老师比做太阳,把学生比做月亮。”当太阳明亮而温暖时,月亮就变得柔和可人;如果太阳冰冷阴沉,月亮就显得暗淡无光。学生的美丽,缘于教师的光芒!”
有一个精美的比喻,“老师就像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之所以精美,就在于这既是对我们的评价,也是对我们的要求。作为一名学生愿意亲近的老师,必须用友情之舟渡学生驶向成功的彼岸,如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先生那样,永远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和谐、融洽,我们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与亲近,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也才会获得更多的欣慰与成就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才会井然有序,蔚然成风。
参考文献:
[1]秦芳菊,吕鑫.师德师风建设现有问题及完善建议[J].法制博览,2020(22):51-52.
[2]李昳聪.师德的守护与师道的传承——《老师·好》的伦理旨归[J].电影评介,2019(05):28-31.
[3]邵志豪.新时期师德建设本质意涵论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09):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