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9期   作者:刘义兵
[导读] 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标深化之后生物课堂教学的一个变化

         刘义兵
         甘肃省宕昌县兴化九年制学校 甘肃 陇南 748507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标深化之后生物课堂教学的一个变化,其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从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出发,结合了教材内容,可以说是最适合初中生物教学的一种方法。随着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这促使了初中生物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的活跃度也在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开始慢慢地增加,强化学生对于课程的参与度,促使学生的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效率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于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本文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为例,主要针对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进行探究,希望对相关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教学;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索策略
         引言:
         初中学生的心理成熟度并不是很高,并且他们的认知能力在正在慢慢提升,所以对于课堂说教式的教学会十分的反感,但是对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却十分地喜欢。而初中生物教学的大部分内容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其教学的目的中就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这一项。所以将日常生活带到生物课堂中,这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也提高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此外,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学生们会根据自己熟悉的事物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这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强化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一、生活化教学优势
         (一)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教师对于书面知识过于看重,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往往采取照本宣科或者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整个课堂的氛围相当枯燥和乏味,学生也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但是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直接改变了这个问题,丰富了课堂内容的同时,也促进了学习兴趣的激发[1]。
         (二)丰富课程内容
         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只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掌握即可,至于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知识的连接等全部都依靠学生的天赋。而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课程内容得到了丰富,不仅仅会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还会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生命观念。
         (三)增强科学素养
         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课堂成为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地方,教师成为引导者,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其动手能力会得到增强,并且也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勇气,也帮助学生培养了科学精神,进而增强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实践策略
         (一)实例导入课堂
         优秀的课程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于新课程来讲学生们本来就有很大的学习兴趣,所以当这两者结合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一个很强烈的爆发[2]。因此教师可以将很多生活实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不但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而且还能活跃课堂的范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如说在《人体呼吸》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很多例子,提高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兴趣,例如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在有疑问之后,学生们会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而会提高学习效率。


         (二)巧用生活化语言
         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也是比较大的,良好并且平等和谐的课堂范围,会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进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完善和知识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语言创造一个这样环境,比如说在《被子植物的一生》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民间的一些谚语来创造这样的环境,例如“种田不施肥,你骗它,它骗你”、“人凭饭食长,地凭粪打粮”等,这些谚语主要说明了各种肥料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利用这些谚语可以使得课堂更为有趣。
         (三)生活化教学素材
         初中生物的很多内容和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利用这些素材进行教学,会降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难度,而且也促进了知识教学的有趣性,强化了课堂的活力,使得学生更加容易对新知识进行掌握[3]。比如说在《细胞的生活》的学习中,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干果进行模拟,诸如红薯干或者是苹果干等,新鲜的苹果或者是红薯并不是很甜,但是成为干果的红薯或者是苹果干却非常甜,这主要是因为水分被蒸发,而糖分却不能被蒸发,流了下来。通过这样形容,学生对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内容会有一个深度的理解。
         (四)课堂活动生活化
         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的实验以及活动内容,这些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这些内容的开展有些对于器材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生活化的资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和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课堂活动,这不但可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比如说在《鸟》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依据鸟的各种形态结构以及飞行特点,然后设计纸飞机活动,利用比赛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自然在这个过程中会对鸟类的一些特点进行复习和巩固,提高了知识的掌握深度。
         (五)生活化情景创设
         生物学是一个实验学科,因此有很多的探究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科的特点将生活的一些情景加入进去,这可以促进学生快速地进入探究状态,毕竟学生们面对的物品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而且很多的生活场景他们都是经历过的[4]。比如说在《消化和吸收》的学习中,教材中有关于馒头的味道在口腔中变化的探究实验,学生通过不断的咀嚼来亲身实践;并且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面条或者是大米饭等进行咀嚼,然后对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被激发,而且他们对于结果也会更加重视,对于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培养有很强的作用。
         (六)知识生活化应用
         生物的很多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而随着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将知识化作经验的效率会提高很多。随着一个个生活问题的解决,学生们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信心会增加,并且也具有了学习的成就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随着生活化的应用,学生们对于相关知识也会再一次进行巩固,不但增加了记忆而且也提高了理解。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课堂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其不仅仅是教学标准的要求,也有学生的需求以及教师的需求。生活化的教学场景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以及质量具有很强的效果,并且还可以将复杂抽象的内容进行具体化,降低了学习难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能。此外,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场景中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会有一个很好的提升,对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金鹏飞. 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索[J]. 成才之路, 2019, 000(030):83-84.
[2]方世海. 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 中外交流, 2019, 026(039):179.
[3]海力其汗·萨衣木. 初中生物课堂中融入生活化教学对提高教学有效性[C]// 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 2020.
[4]康发明. 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 东西南北:教育, 2019(8):86-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