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项目教学的开展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9期   作者:陈君
[导读] 在我们工作生活的很多领域都运用到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要以理论为支撑

         陈君
         (萧山区高桥金帆实验学校 浙江 杭州 311200)
         摘要: 在我们工作生活的很多领域都运用到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要以理论为支撑,并且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需要加强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项目教学法对项目活动进行指导,并进行知识的获取。本文主要就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项目教学的开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项目教学
引言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项目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希望能够通过该门课程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能够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项目教学法逐渐被引入到了课堂教学中。
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从信息的采集与整理、方案的设计与论证、项目实施与操作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了解并掌控整个过程及诸环节中的基本要求。这种方法强调学生先学,老师后教,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再像一般课堂上教师在幕布上展现PPT,被选出的学生在黑板上面做着练习题,电脑和书本拥塞地摆放在学生的课桌上,整个教室形成一片纷乱无章的景象,最后老师给出结论。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结论,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这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相一致。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中运用项目教学法,能够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2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项目教学的开展
         2.1做扎实的教学准备
         为基础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中备课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具体的授课前进行了扎实化、全面化和精准化的备课工作,才能在后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效应对课堂的突发情况,较好的对课堂进行管理,继而实现高效教学实施,这就要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积极的树立备课意识,不断的强化备课实施,进一步的提升备课的质量和效能,进而为后续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助力。教师要开展扎实化的备课,一方面,要明确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的对学情、教材进行把握,对于学情,应当通过丰富的方式和途径,如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教学评价和摸底考试等,对班级每个学生的基本学习状态、信息技术综合学习能力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进行了解,对于教材,要认真的对教材的具体内容组成、各个模块之间的关联进行把握,还要全面的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目标,如①掌握搜索文件的方法;②掌握主要图像文件的格式;③了解各种文件的类型。另一方面,要优化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要能够积极的明确各个教学模块的学习任务,并做好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的衔接,进而为后续的高效教学打好基础。
         2.2制定合理的项目设计方案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为学生们确定了相关的项目主题之后,也就是确定了项目的方向,但还应当为学生们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实施方案,以保证后续的项目工作顺利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在信息学科中的能力与实际的教学内容来确定学生完成项目的形式,比如是小组合作的形式还是自主完成的形式,并且能够根据这些确定下来的形式制作规划方案。

为了能够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教师应当提前为学生收集有关项目主题的资料并且能够为每个项目成员划分具体的任务,完善项目每个阶段的方案,并且能够预测每个项目的成果。例如在学习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时,在教学过程中制定 “我喜爱的一本书”、“我喜欢的某位老师”等项目主题,给学生们布置演示文稿的项目任务。要求以六个人为一组来进行分组学习,共同完成设计演示文稿、收集和加工相关主题的素材、确定布局和配色方案、制作演示文稿等项目任务。为了能够更高效的完成任务,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每个小组可以采用每人制作几张幻灯片,最后由组长整合成一份完整的演示文稿的方式进行合作,也可以采用组内几个人负责搜集和加工素材,另外几个负责规划、制作、美化演示文稿的方式进行合作。总之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合作的精神,做到人人有事干,人人有贡献,在合作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设计能力。
         2.3加强项目实践
         因为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提高学生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主信息素养。因此项目实践是项目教学的方法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主体地位,加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课堂的互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信息技术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FLASH动画制作时,可以将项目的主题设置为“制作自己喜欢的微信表情”。由于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微信来聊天,尤其爱用微信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但网上的表情都是别人制作好的,有时候并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学生们一听说可以用FLASH来制作自己喜欢的微信表情,都很兴奋,学习的兴趣很浓,但Flash软件对于刚刚接触该软件的学生来说还是很有难度的,尤其是对于没有一点绘画基础的学生,往往是想得到但不一定做得到,制作基本图形时往往画虎成犬。因此,在实践这个项目时,我先带学生分析我喜欢的某个微信表情,分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用到哪些工具,是如何实现的,用逐帧动画、形变动画还是运动动画,然后让学生通过学习与尝试,制作出他们自己喜欢的微信表情。学生们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可以求助同伴,也可以请教老师,还可以自学老师制作的微视频,进而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学科综合能力与信息素养。当学生将自己制作的表情发送给远方的亲朋好友时,真正体会到了那种满满的成就感。
         2.4做好课堂知识的复习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容易产生回生的现象,影响到部分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果,还需要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积极的引入灵活性的复习策略,让学生在复习中温故知新,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理解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内容,接人有效的巩固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计算机中的神秘数据后,一方面,要将复习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在进行新课的讲授过程中要积极的温故旧知识,还在抽出固定的复习时间进行系统的复习,不断的在复习中巩固学生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构建线上复习空间,如将该节课的课件、微课讲解视频等放置到该平台上,引导学生结合这些内容进行更加灵活有效的复习,进而助力教学效率的提升。
结束语
         项目教学法是增加学生和教师互动和个性化沟通的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针对性的讨论,学生获得了个性化的关注和教育,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如果坚持做到根据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来选择合适的项目,合理的规划组织设计项目方案,坚持以学生为根本,必将会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增进。
参考文献:
[1]费莉.对中等教学中信息技术学科项目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9(08):168.
[2]王秀娟. 混合学习理念下项目教学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3]郑琪. 初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中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4]韩翠萍. 信息伦理导向的初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
作者:陈君(1985年5月2),女,汉族,浙江杭州市人,浙江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萧山区高桥金帆实验学校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