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佩宇 朱丽婷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150025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科技更新日新月异。在信息时代之下,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相应的时间节点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教师面对在信息时代之下的大学计算机教学,需要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安排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符合当代时代发展的教学内容。在学校教学中兼顾理论与实践,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只是纸上谈兵的人才。而重实践,轻理论培养的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人才。当前的大学计算机教学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本文就笔者的大学计算机实际教学经验向广大大学,计算机教学工作者提出自己的一点浅见。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 信息时代
引言:在时代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大学计算机教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日新月异。如何赶得上信息时代这列高速列车,依据时代的发展培养应用型大学计算机人才,已经成为大学计算机教学老师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笔者认为,大学计算机教学所教授内容还比较基础,而在信息时代的发展之下,大学生使用好计算机,利用好计算机进行日常的工作,对于他们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而如何让他们掌握计算机技术呢?大学计算机教学所教授内容较多,学生不可能完全掌握,笔者以为需要挑选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型技术来教授学生。
一、以教学大学生日常所需计算机技术为目标
计算机技术更新日新月异,学生完全掌握计算机技术是不可能的。而大学计算机教学课程时间较短,所教授内容,必须有一定的目的性。如果大学计算机教学所教授的内容十分广泛,往往学生掌握不好计算机技术。什么都教的结果往往等于什么都不教。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各有不同如果大学计算机老师在课堂上所教授内容过多,学生们根本不可能从课堂上能够掌握计算机教学所学内容,而在课下,由于学生们各自兴趣爱好不同,他们对于计算机教学所教学的内容提不起兴趣,这对于他们学习好计算机没有任何帮助的。笔者认为,在进行大学计算机教学时,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计算机教学。如果所教授内容过于广泛,学生们即使在课下压榨自己其他科目的时间,来进行计算机的学习。往往学习效果并没有教师所想象的那么好。而且许多大学计算机教学所要求的内容对于学生日后的成长,日后的使用是完全无用处的。例如,很多文史类的学生对于制作视频这一模块极其不感兴趣。因为他们在考试中不考这一项目。而在平时的使用中,他们往往使用的软件只是手机软件。对于计算机教学之前内容完全没有学习积极性。往往教师在课堂上长篇阔论的演讲,很多学生都没有听到心里去。
面对这一向现实情况,我在日常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心理需要以及日后的发展需要,对于一些学生日后所不需要的科目进行了删减。而对于学生日后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增加课程安排。例如,计算机二级所要求的内容,我在课堂上是重点讲解,而学生们由于需要考试需要证书完成毕业,对于这一项目,听课态度十分认真。
所以在进行日常计算机教学时,一定要节选出学生日后所必须要使用的软件进行教学,或者是学生所感兴趣的科目。因为大学的教学环境相对比较宽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老师只起一个引导作用。如果教师所教授内容学生不感兴趣,那么即使教师十分努力,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也是十分不理想的。
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使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大学计算机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大学学生经常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制作表格,制作文案。如果能在日常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水平无疑是有极强的辅助作用的。
例如,很多学生会的学生需要利用Excel函数制作表格,很多大学生到了大学才接触到利用Excel制作表格,对于很多问题还表示很困惑,没有解决方法,或者是解决方法极为复杂。俺老师就要结合这一现实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充分理解Excel的教程。
在大学生活中,很多课程都会安排学生主动上讲桌讲课,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此时,PPT的制作便成为了尤为重要的一步。PPT能够直观的。表达学生所讲述的教学内容以及思维脉络。我国长期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很少进行主动上堂讲课。而面对大学时的新环境很多学生甚至不知道如何制作PPT。此时此刻,大学计算机教学便成为了学生的救命稻草。计算机老师可以根据实际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他们完成自己的课程,达到更好的讲课效果。
小结:在进行大学生计算机教学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实际。大学教学氛围较为宽松,计算机教学时讲解学生感兴趣或者是学生必须要学的内容,对于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率无疑是非常有用的。如果能够在课程了解到学生所需要讲解的课堂内容,无疑对于整节课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左秋娟,宋泽华.传统教学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验感知差异研究——以“大学计算机基础”为例[J].高教学刊,2020(31):49-53.
[2]白鱼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多元化教学改革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20,36(0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