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雪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 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初中的生物课在传授给学生们生物的知识之外,还要培育学生对于生物方面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生物知识来建立生物理念,进而让生物课程的教学具有高效性。这之中的生物实验的教学,不仅能很好地培育学生观察方面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在实际中操作的能力。为此老师需要重视生物实验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思想;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
新课标的背景下,学生需要具有活跃的创新能力和拓展思维的能力。生物实验的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实验和生活的融合,把抽象不明确的生物知识转变的具体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其的理解,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掌握知识。所以,本篇文章重点分析初中生物教学的作用,并且提出了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妥善地安排初中生物实验的课程
实验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学生探索真理的过程,初中的生物课程是一门实验学科,洞察、实验、操作是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最基本的方式方法。在初中生物的实验过程当中,学生要常常在实验中进行实践的操作,学生在进行实验教学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的能力,进而能提升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比如,在学到绿叶色素方面的课程的时候,学生就必须要自己动手操作,在这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既能够提升对生物知识的储备的能力,又能提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动手能力,让生物的教学课堂变得有趣,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初中生物教学中最重要的有效性。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老师为学生的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把以前的大班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小班的教学。初中的实验教学运用了小班的教学模式,优化了老师以往的教学方法,并且把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提高了,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初中生物实验的小班的教学模式,是能够准确保证每一位同学可以参与到课程的实验教学当中,老师能够指引着学生来进行实际的操作,让学生能够提高动手能力,并能保证老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完成课堂上所要完成的目标。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老师要公平准确地安排小班的教学模式,老师可以用其他方法来实现这个教学模式,比如,穿插法,在同一个班里,老师可以把学生们分成几组,每一组去不同的实验室,或者在班里上自习,让学生可以分组去上实验课,这样的做法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操作当中,每一位学生都能用实验教学来深入地去理解与获得更多的课程知识的内容,这样可以使时效性在实验教学中得以提高。相反,采用大班的教学模式会让很多学生一起操作,这样学生多、实验室地方狭窄、器材数量有限,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动手操作,而且还会对课堂纪律有严重的影响,这样就更不能让每个学生能有效地学习到知识。所以,在新课标下,老师要注重课堂的时效性,必须要合理地安排学生小班的教学模式,这样才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联系生活选择实验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是生物课的非常重要的教学中的内容,它对学生的洞察能力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观察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把具象思维改变成抽象思维,是让学生加深对感性方面的认识与理解。初中的生物实验实际观察,是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对生物实验过程中仔细地观察,然而,科学观察是老师用生物课上所用仪器来做生物实验,比如放大镜等。这样让学生全方位、仔细地观察生物实验,并且要记录好有关的生物实验的内容,这能够很好地让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所提升,在初中的生物实验教学中,长期地做生物实验观察是必然的,学生仔细地观察的同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观察的能力,还可以让初中的生物实验教学有很大的有效性。在新课标下,生物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或生产都紧密相连,生物老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当中,经常观察和发现身边出现的生物现象,并且能够在实际的生活中选择出适合做生物实验的材料,来帮助生物实验的教学,这样可以让生活和课堂知识结合到一起。第一,在生物教学中,要选择一些比较容易拆分并且结构比较明显的实物来进行实验,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第二,选择生命力比较旺盛的实物来进行实验;第三,老师可以多选择一些材料来,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准备一些想用的材料来进行实验,可以让课堂的生物实验更贴近自己的生活,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自然界的现象,体会到实验结果给自己带来的意义,提升自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达到“教学合一”的教育理念,实现了实效性。为此在教学中老师要不断的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生物课程需要的材料和可以应用生物知识的地方,让学生能够成长为综合性的应用人才。
三、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
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并不只是让学生做实验去证实已经知道的生物的象,而是想让实验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和探索真理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操作当中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来进行创新,真正地融入到创新学习之中,这样能够不仅能培育学生的探究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新课标下,老师必须要多多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生物实验的教学当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能够在知识的探索当中把自己的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从而让初中的生物实验充分发挥有效性。比如,在学到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知识时,有些学生会提到温度方面,会伴随温度的上升,当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时,老师不能去阻止,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究结果,让学生自己了解到温度的高低对光合作用是否有影响。这样的实验,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对知识的认知,激发出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再加上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找到答案,用这样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
结束语:总而言之,初中生物实验的课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实验教学,它也是初中生物课程最有成效的最基础的内容。所以,新课标下,初中老师更要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实验课程,而且要选择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的材料来进行教学,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的能力,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这样就可以实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成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燕红.探究新课标思想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方法[J].新课程,2020(36):66.
[2]薛芹.探究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策略[J].新智慧,2020(17):134.
[3]张文娟.浅谈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