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主学习创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18期   作者:李军
[导读] 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古板
        李军
        四川省苍溪县城郊中学校
        摘要: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古板,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教师在教学中几乎处于全程输出知识的状态,导致学生学习被动,不积极思考,眼高手低,学习效果不佳。高中物理学习是需要一定方法的,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地完成自我探索。教师如果不明确教学重点,就会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疑惑时找不到解决办法。如果教师可以提前明确教学重点,学生学习就会着重掌握学习要点,并加强联系和实践。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过程,逐渐建立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素质教育在不断发展和推进,高考制度也在不断地变革。现有的物理高考制度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考核,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中生通过物理学习,可以提高自身的物理知识掌握程度.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引言
        社会的全面向前发展,使得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可塑之才。新的教育改革更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一个重要的主题。如何培养创新型学生,对老师来讲,也是一个挑战。而在高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学生培养自我意识,发掘个人独创意识的黄金时期。我们要重视这一阶段,在教学中能够抓住学生固有的特性,根据他们的性格,给予他们相配的教育。能够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独立思考问题,老师做一个引导者,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在学习上更多的教他们如何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这对学习高中物理具有非凡的意义,也会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提供帮助。
一、当前物理教学现状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学科都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学模式,物理学科也是如此,物理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才能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学习策略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并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高中物理的难度是越来越大,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在面对物理知识时,无法做到知识的迁移应用。学生在学习一个物理问题后,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说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接纳程度也不够。新时代、新课程改革都对学生的要求不一样,在教学过程中,新的教学手段也将让教师教学效率更高,让学生学习更有深度、更有效率。因此,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微课等手段,可以让课堂知识的教学更加有针对性。物理教学过程丰富多彩,有时候会显得复杂,教师进行实践示范之后,还是会觉得教学实践效果不佳。为此,教师应该给学生尽量多的时间参与具体的学习过程,并做相对应的习题训练,给学生充分的机会表现自己,体现自己。同时,教师还应该创新教学策略,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二、基于自主学习创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启发质疑、激发热情
        学习与思考是学生获取知识,塑造成才的两个重要思维活动,而思考也是探索。我们无论学习任何东西,都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思考是自己学习过的一个证明。然而有思考便会有质疑,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识,思考问题的结果不是千篇一律的,这样就会形成质疑。物理的发展就是不断发出质疑、不断研究、并不断创新的过程。例如什么维持了物体运动?这一问题,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循序渐进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在学习中思考,会有自己的疑问。这时老师要启发学生,让学生敢于讲出自己的疑惑,并对此进行解答。学生学习有质疑并获得老师解答,这是鼓励教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拥有学习的动力,便想学习得更好,这样就会促进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兴趣,充满好奇心,积极探索,勇于发现,并分析思考。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因此质疑不仅是创造的源泉,还是学习热情的发源地。
        (二)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并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实验是物理的灵魂,任何物理现象和物理结论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所发现和得出的,可以说,没有实验也就无法成就物理这门学科。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重塑教学理念,采用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比如在学习电学的相关课程时,教师先通过课堂讲解,透过教材向学生灌输电学的有关原理,抛出“如何快速找到通电的方法”“如何诊断电路问题”等问题,等进入实验教学过程时,再结合生活中的电学情况引导学生猜测电的组装线路,并在保证学生安全操作的基础之上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或者每一个小组都能拥有相对的仪器进行合作研究,以此加深学生的印象,巩固所学知识,增强自主创造性,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不断地手动操作实践中深化物理化学核心内容,强化自身主动创造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究、主动创新的良好实验习惯。
        (三)善用分组学习,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目前来说,分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十分适合高中物理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最近学习情况、兴趣差异等因素进行分组,为不同组分配不同任务,让学生能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授课中,教师要将学习任务的探究当做学生合作学习的重点,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开展自主学习。例如,在教学“重力势能”相关知识时,部分学生无法分清“重力”“功率”“重力势能”三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这时,教师可以让组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对三者概念和关系进行理清,可以通过绘制框架图等方式进行知识总结。分组学习需要注意的就是任务分配,每个组员的任务要不同,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任务探究中来,如小组长负责总结所有学生的探究结果,组员A负责建立任务相关的物理知识框图,组员B负责总结重力的概念及相关应用等,组员C负责总结功率的概念、公式等,组员D负责总结重力势能的概念及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等,然后进行组内讨论三者的关系。教师在各组展示完学习成果后,要对整节课进行总结点评,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明确的物理知识体系。通过小组组内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意识能够得到明显提高,对所学知识掌握熟练的学生能够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通过组外竞争的形式给组员学习压力,促使他们能够更加努力地投入到物理知识探究中。另外,教师需要给某些表现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小组学习建议,以指导他们在下一次学习探究中取得进步。
结束语
        简而言之,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对高中生的物理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会影响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化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这是为了培养出优秀的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物理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更好地制定有助于提升学生物理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教学内容。高中物理教师要针对性地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自我探究能力进行培养,以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郑美玲.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才智,2020(17):145.
[2]华小建.试析高中物理教学方式的创新[J].才智,2020(07):138.
[3]杨恬.高中物理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26):31.
[4]哈一平.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开发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177-178.
[5]郑军磊.高中物理课程创新教育实践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02):3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