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建良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富乐镇中心完小655815
摘要:教育是关乎国计民生、民族兴衰的大事,在小学教育阶段,我们不仅要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更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小学生各方面的优良品格,让祖国的下一代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积极的力量。所以在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下,深入分析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特点,培养小学生的班级自主管理意识,对于促进小学教育管理发展,将起到十分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小学;高年级寄宿生;自主管理
引言
学生做到自主管理,意思就是靠自己的自制力学习和发展自己。但是这种管理并不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在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形成过程中应该起到指导的作用。自主管理的内涵是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加强自身的约束力,成为一个高度自律的人。这样,就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遇到事情时能够不完全依赖教师和家长,先是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
一、培养农村小学高年级寄宿生学习自主管理的意义
培养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意识,并非仅仅为了打造团结和谐的班集体,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小学生借助班级管理这项校园生活,不断形成独立自主的人格品性。独立自主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大,社会上出现了不少的“妈宝男”“妈宝女”,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其从小接受的各方面的教育并没有让孩子形成独立自主的人格。因此在这些孩子成年后,仍然表现出非常强的依赖性,遇到事情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决定。在小学生班级管理中推行自主管理,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个性,促进以后的成长和发展。
二、培养小学生高年级寄宿生自主管理意识的途径
(一)树立自控意识
自控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从启蒙时期就要开始,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首先,意识和态度是帮助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例如,在上语文课时,通过一些诗歌朗读让学生懂得自己的事自己干,不要对别人或者教师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
同时,班级内部还应该多多开展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活动,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参与,通过这些活动,既能让学生明确每个孩子都是班级的小主人,建立一种主人翁的意识,又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了解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探索高效的培养学生自制力的方式,比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当学生有事来找教师解决时,教师不要为他们及时作答,应该经常询问:“你说说自己的想法”?你可以怎么做?你还可以怎么做?”看见这种情况,你能怎么做呢?”等等,鼓励学生顺着自己的想法去思考,还要激励学生采取多样化的思维模式,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同的方法。这样能够在班级中渗透自主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
(二)营造人人管理班级的氛围
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强调每个人都是班级管理的主人,调动每一名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将班级管理任务进行细分,让每个孩子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例如,班干部的选拔过程和选拔标准要更加民主公正,避免唯成绩论,要让每个孩子拥有公平的竞争机会。每个孩子都有权利为班级的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与意见,教师要认真听取每个学生意见,即使有些建议不合理,也要委婉地进行说明,不能因此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激励每个小学生都为班级管理建言献策,在班级管理中弱化自己管理者的地位,做班级管理的指导者和引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
(三)制定评价激励政策
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当然,要想将一个班级管理好,不费一番功夫很难做到。在班里内部学生自主意识养成过程中,管理者势必会遇见一些棘手的问题,例如,有些学生不服管,自己的管理能力久久不能得到提升等等。这些因素很可能导致学生泄气、退缩。还有的学生连续管理了班级一个学期,这样的持续性工作会给部分学生带来精力上的困难和压力,有些孩子会三天打鱼两天上网,很多时候需要教师或他人的提醒。对此,教师应该采取一些评价机制和奖励办法,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行为和能力。具体做法如下:采用不同形式的评判机制和标准,例如,个人管理班级的成绩,以及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当时的处理办法等等。或者在每学期临近末尾时,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贡献,给学生差异化的奖励,鼓励学生来年继续为班级自主管理工作做出贡献。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班级管理质量是促进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小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自主性,强化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意识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璐.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管理的实践研究[D].扬州大学,2018.
[2]叶晓芬.基于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班会课建设研究[D].深圳大学,2018.
[3]周婧.小学生自主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