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小学高品质管理能力提升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18期   作者:张杰
[导读]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最为重要的开端,因此对小学学校教学效率进行提高,

        张杰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高店镇中心小学校天宫校区 644602       
        摘要: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最为重要的开端,因此对小学学校教学效率进行提高,就应该首先优化学校管理。就此而言,也就要求学校领导层对学校整体工作和制度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统筹,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来营造良好的教学学习环境。其中更要将小学教育的重要作用进行充分表达,并且要深入认识的这一作用并不只体现在未来的学识准备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德智体美劳全面的综合素质发展,下文就以疫情特殊时期为例探讨小学管理能力的高品质提升。
        关键词:学校管理;小学教学;时代特色
        引言:
        教育领域在国家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就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一变革不但是体现在学校管理和教育观念方面,更是体现在实际的教学措施和硬件方面。比如就本次疫情期间来说,学校的教学由学生与教师面对面的教学转变为在家的线上教学,毫无疑问这一教学方式应用所带来的优势极为明显,然而却也伴随着较多的管理方面问题。因此跟随着硬件和教学措施等多个方面发生的转变,学校管理措施也应该符合时代的步伐进行革新。
        一、小学学校管理根本理念
        (一)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为基础
        学校管理应该是满足学校自然性和社会性要求,而凸显教师和学生个体积极性的管理,也就是说是体现主体性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因此应该在进行教育和管理活动时,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实际角度进行终极关怀,以此来促进其主观能动性,来提高教与学的热情及潜能。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应该要求学校管理层以教师为本进行管理,而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则应该以学生为本进行管理,以此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互动,形成真正而全面地以人为本管理教育措施。
        (二)为教师与学生服务的基本理念
        出过以上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为基础,学校领导层更应该深入理解学校管理的真正含义是对学校内师生进行服务,这就是人文主义所体现的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特点,因此要求学校领导层在管理活动过程中渗透以服务为管理的特点。而除过对校内师生之外,学校也应该注重管理对家长和社会的服务,而这一服务是通过对学生的管理来间接实现的,对于前者来说,是满足其对子女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而后者来说,则是社会对于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需求。由此而需要明白,学校领导层应该是学校师生的公仆,因此应该以师生员工角度来制定政策而作出决策,那么在这一决策实行的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一定是与决策者的失误相关,而不是仅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追责[1]。
         二、新时期加凸显出小学学校管理弊病
        (一)流于形式的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既然禁行了制定,就应该是行之有效并且确实执行的,然而实际上由于人权事故和执行程度的不认真,导致很少见到在整个教学管理中贯彻始终的管理制度。其中尤其是不能及时考勤和听课评课,这就导致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难以得到激发而教师的工作水平也难以进行公共评判。教学制度流于形式应该是有多方面的原因,而不应该直接追究制度执行人员,更需要去了解的是,制度本身是否出现了问题,而实际上目前的制度是沿袭于较为老旧的小学制度,无法与时俱进,与现代管理要求相一致,因此也就出现流于形式、敷衍了事的制度及执行现象。然而实际上这种教学制度的长期松懈,将会对教师素养和学校贯彻的教育都造成影响,并且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就有可能因为制度方面的不足而出现问题,就比如本次疫情期间的网络直播课堂的组织来说,教师将直接面向公众大众进行授课,家长全程陪同听课,并且对于学校的管理全过程几乎是完全的进行了了解,其中在执行上出现问题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教师教学素养的培养不足
        那么如果教学制度出现了问题,既然没有对教学制度和考核进行深入要求,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教师不自己进行备课,而在网络下载教案的情况,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教学制度没有涉及该方面进行考核,是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另一方面来说,这也就导致了教师不能反思自己教学方法,并且没有教学的独立性。这种情况如果长期出现,则会影响教师本身的师德建设,使得教师本有的历史责任和社会使命感得不到培养,更多的教师开始成为了PPT的阅读机器。因此在本次运行期间的直播授课时,部分教师长期以来所实行的PPT阅读就遭受到了家长的质疑,也使得学校的公信力在社会下降,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当然就这一点方面来说,出过教师本身的素养方面出现问题之外,学校也没有及时的对教师进行多样化的培训,尤其没有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的引导,而教学素养问题,尤其在目前青年和中年教师群体较为常见[2]。
        三、新时期下小学学校高质量管理策略
        (一)根据新时期要求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今日目前已经引进了大量的新媒体设备,并且在本次疫情期间也进行了直播教学,因此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时,就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当然这实际上目前作业的布置和一些学习资源等多方面,都是已经可以要求家长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接收并播放,然而这其中就涉及到了更为深入的管理。比如说在疫情期间有冒充教导主任行骗的情况,这就很明显反映出了教学制度的漏洞,也就是在考虑线上教学是并没有将线上教学所带来的风险考虑到位,而一个优秀的管理制度应该跟随时代的变化特征进行各方面的加强。除此之外,所以要求全校教师和管理者,以本次特殊时期所暴露出来的教学问题为诫,要在之后的日常教学中加大对教学计划的奖惩力度,并且尽量做到公开公平的教学评价,当然,针对一部分学校的直播课堂使家长放心来说,更好的方式应该是定期随机抽查并直播课堂,这种方式可以更为真实的对教师教学水平进行测评,并且通过社会监督,还可以进一步促进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加强。
        (二)根据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来提高教师素质
        新时期的要求一定是符合时代特征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培训中老年教师进行自主PPT的创作,并且应具备更强的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这一点是中老年教师相对于青年教师所不足的,而同样的,学校也应该加强监督,避免教师通过搜索网络教案来进行敷衍了事的教学工作。此外,就部分教师在特殊时期教学过程中,因为抽烟的一些行为导致直播被封的情况,是教师素养不足的原因,并且学校应该给予警告且加强对于该方面的培训和认识。尤其要注意小学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应该首先有着历史使命和责任感,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角色,这是作为教师最为基本且最需要的素养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国家和社会要求的新一代接班人[4]。
        (三)以疫情期间为例反思进行德育和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提升
        在现当代我国的小学教育过程中,引入了安全教育平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德育和安全教育就应该就此在学校罢手,就如在本次疫情期间,几乎所有的教学内容不涉及安全教育和学生的身心健康管理,这点是不科学也不合理的。网络安全教育平台虽然是专家组成并对内容进行评判的,然而实际更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深入理解的应该是教师群体,那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尤其在疫情期间,就更应该促使学生对自身的身心安全进行负责,除此之外也应该引导与父母之间的交流进行加强,帮助和谐亲子关系等多方面。尤其就本次疫情期间的教学最大特点是不但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也是直面家长而进行的,这也就意味着学生的第一个学校:家庭和真正的学校都汇聚一点,并且要进行长期的伴随教学,这在实际上是提升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教育的重要突破点,教师可以更为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父母的具体情况,以此来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姚虹. 浅析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J]. 教育现代化,2018,5(16):234-235.
[2]齐鑫. 小学学校管理中的“三度”管理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8(23):55+64.
[3]马安超. 小学学校管理决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基础教育参考,2018(13):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