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娟娟
兰州新区秦川镇保家窑小学
摘要:和低年级数学相比,五年级数学在逻辑性上又提升了一个层次。这也要求教师在做好基础知识教学之后,有效引导学生活用数学知识。为此教师需要将转化思想融入到教学中去,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有效应用的目的,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文章分析了转化思想的内涵,并就在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进行了实际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五年级教学;转化思想;有效渗透
所谓的转化思想就是通过观察、分析和类比等方式,将原有问题变为新的问题,以求得答案的最终目的。转化思维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的应用,可以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可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为此教师要基于五年级学生思维特点,有效渗透转化思想,让学生灵活的掌握数学知识。文章立足五年级数学教学,着眼于转化思想的渗透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入说明。
一、转化思想内涵分析
转化就是利用学生熟知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深入来讲就是将没有接触过
的题型转化为学生已熟知的题型,进而引导学生调用脑海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以实现举一反三的目的[1]。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首先要明确转化思想的内涵,其次基于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渗透。
二、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渗透和实际应用
(一)巧用类比,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开展中,巧用两个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明确两者的差异性,进而掌握研究对象的实际特征,可以实现学生的灵活学习,这是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
采取类比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在教学“植树问题”这节数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植树问题与现实生活中的走楼梯问题进行对比,接着教师提出问题:“两层楼梯之间的间隔和树木之间的间隔”存在怎样的关系?学生需要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思考自己熟知的楼梯间隔,进而转化到植树问题中去。通过学生熟知知识和新知识进行分析和对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植树问题,并最终实现知识的转化。
(二)发挥联想作用,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推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分析与思考,对培养学生数学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
为此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善于发挥联想的作用,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进而深刻感知数学的魅力[2]。比如在教学“位置”这节数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查找”的教学活动: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年级一班的同学们,大家看他们做的非常整齐,数一数一共几个小组,每组多少人?随后教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叫芳芳,坐在第一组的第二个座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寻找芳芳,进而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1)从左往右第一组,从前往后第二个;(2)从右往左第一组,从前往后第二个。(3)从左往右第一组,从后往前第二个;(4)从右往左第一组,从后往前第二个。由此教师要准确的描绘芳芳所在的位置,从左往右第一组,从前往后第二个座位,让学生寻找,随后课件显示出标记和文字:第一组第二个,进而引导学生学会描绘朋友的位置。将数学活动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真切体会数学的学习意义。
再如教师还可以设置探究性的数学问题:“星期天乐乐去看电影,他买了一张2排3号的电影票,他拿着票走进电影院发现有两扇门“单号门”、“双号门”,乐乐看了看票想:应该进哪扇门呢?请同学们帮帮他?此时就要发挥学生联想和动手操作的方式来求得答案。联想操作的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学生数学知识的内化,还能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实施替换,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提升学生解题能力是小学数学的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要做好基础知识教学,还要注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教师利用替换思维,可以实现未知向已知问题的转变,进而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核心。
替换思维是一种有效的解答问题的方式,比如将9只小仓鼠关进4只笼子里,无论如何放置,总有一个笼子至少有()几只。在解答期间,需要学生通过数量的分析和对比,通过替换的方式来求得问题的答案,将未知转化为已知,进而求得答案。此外,教师还可以将趣味、生活化问题融入到教学中去,引导学生自主回答,并最终实现思维的转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转化思想融入到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来,并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对转化思维的有效应用,教师帮助学生健全了数学知识体系,并最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老师需要对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学生及转化思想的深入研究,找到其最佳切入点来开展教学活动,将转化思想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唐件明.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16).97,103.
[2] 周雅雅.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途径探究[J].考试周刊,2017,(28).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