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18期   作者:徐影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生活情境法,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徐影   
        阜阳市东清小学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 2360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生活情境法,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热情,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本文就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具体的运用策略进行了阐述,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运用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且对未知知识具有探究欲望,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一贯采取教师的讲解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而且也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取得的教学成绩不佳。将生活情境方法合理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促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形象,而且助于将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方法的重要性
1.1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数学知识过于抽象和枯燥,若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仅仅依靠推理过程,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则极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将生活情境教学法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再者,可让学生亲自置身其中,感受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其创新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主动探索欲望,促使其更加积极的完成数学教学任务,增强其学习成就感,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1.2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
        数学知识过于单一和抽象,从而加大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难度,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难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完善,为了加强其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需合理利用生活情境方法。借助生活化的方式来表达数学问题,或者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常见的生活情境,从而促使数学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1.3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生活情境方法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情境方法的使用,可简化抽象的教学内容,促使其更加形象并且便于理解,经过教师启发和教学互动后,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这种方法的使用,可有效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改变以往的知识灌输模式,使学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学习,有效避免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2.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天真活泼、生性贪玩,而过于枯燥和单一的教学情境,不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生活情境方法的使用,可在教学过程中创建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的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式。在数学课堂上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适合孩子天性的课堂气氛,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确保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创建一个虚拟化的超市,然后让学生分别扮演店员和购物者,让其学习人民币在购物中的具体使用方法,从而将抽象的数学教学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也让学生更加深刻和容易了解人民币的概念。
        综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非常有效,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且列举的事物需在学生的理解范围内。
2.2结合生活实际,展开应用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生活情境方法展开教学,旨在教学学生根据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代入感,教师需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创造与其相应的教学情境,从而促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相似的问题时,可借助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有效解决。例如,在教学“小数乘除法”时,教师可创造这样一个生活情境:今天是星期天,一家人要去商场购物,每个人都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其中不同的商品,其价格也有所不同,而且商场的商品价格大都包含两个小数位,那么回到家后,妈妈想计算一下今天购物一共花费了多少钱,同学们可以帮忙解答一下吗?借助真实化的生活情境,可将学生亲自融入其中,加强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并拉进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探索和求知欲望。
2.3借助情境对话,吸引学生注意
        数学教学的目的旨在教会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并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难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有效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并使其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例如,在教学“统计”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以某班的期中考试成绩为例,采取统计学知识对其进行归类分析,如该班一共有56名同学,其中,90分以上的有多少人?80分以上的有多少人?经统计后,计算出该班的平均分大概为多少?此外,教师还可依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相应的问题,并经过一定的启发和引导,通过师生之间的情境对话,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际生活,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经过一番自主探究后,总结出相应的数学知识,从而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此外,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也有助于学生深刻了解数学学习的实用价值和乐趣。最后,借助情境对话展开数学教学,也可以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主体地位,有效保障教学质量和效率。
3.结语
        综上,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系,并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促使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有效学习数学知识,并将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效应用到生活实践过程中。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热情,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此,教师需结合教学内容,有效应用生活情境方法,并借助特定的生活情境展开数学教学,以此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云.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 000(023):146-146.
[2]韩荣芝.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 000(006):46-46.
[3]张金凤, 王青竹, 张泽明.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36):159-159.
[4]周永梅. 让数学与生活比翼齐飞-探析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神州(上旬刊), 2018, 000(006):194-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