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高初中物理教学合作学习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18期   作者:吴红华
[导读]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吴红华
        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玉阳初级中学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初中物理合作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准备教学素材,创新和完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探究活动,调动课堂学习氛围,实现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物理教学;合作学习;初中
引言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当应用传统教学模式时,以教师为主体,一味向学生灌输相关内容,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但是在合作学习模式之下,学生占据主体地位,由教师对其加以引导,当实际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时,以学生心理特征为依据,有效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由此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其实践能力、交流能力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一、合理科学划分小组,明确小组成员分工
        在初中的物理课堂中,教师采取合作学习的模式,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合理科学地划分小组成员,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这是合作学习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只有科学合理地划分小组成员,才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合作学习氛围,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才可以让学生为了实现一个合作的目标而共同的努力,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至于出现挥水摸鱼的情况,有效地保障了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分配适合学生学习能力的任务,让学生可以正确、有效地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自信。以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教材内容为例,在学习“汽化和液化”的知识点的时候,小组中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所分配到的任务可以是依据课文了解汽化和液化的内涵,然后讲给组员听。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任务可以是给组内成员解释生活中的汽化或液化现象的原理。
二、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使物理学习更有针对性
        传统的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教师不清楚开展合作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取得什么样的收获,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缺乏目地性和实效性。因此,在物理合作学习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让学生心里有条主线,并围绕主线进行交流讨论,在探究物理知识的时候做到有理、有据、有章程,最终高效地获取物理知识。例如,在进行“声的产生与传播”教学时,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教材前面的图片,在学生观察的同时播放与插图描述的声现象相对应的声音,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指导学生分组探究,明确探究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促进学生有目标地去探究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忽略了学生才是知识的接受者,通常采用“回顾知识课前导入—展开本节课的理论解读—引导学生进行重点笔记,附带例题讲解—课后作业及检查”的固定化教学模式,这种机械单一的教学手段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所以教师在物理课堂上要注重发挥学生的教育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开展物理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效率。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电压测量”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选择和连接正确的量程。在这节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我带领学生开展了“电压测量”的物理实验活动。

在实验开展前,我按照本班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综合能力进行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划分,然后指导学生进行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验操作,使学生明白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串联电路电压:U=u1+u2,并联电路电压:U=U1=U2。这样,使学生通过小组实验分析的过程养成对科学规律的探索意识,培养学生的物理知识原理观察、分析、归纳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加深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解读,从而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强化课堂提问
        在课堂上,通过有效的提问,可以调动学生思维,使其与教师思路同步,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最大化。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需要把控好两点,一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积极转变他们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地位,针对以往被动接受教师所灌输知识的情况,逐渐发展成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答案。二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通过何种方式有效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并确保其合理性。以简单电路图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比如串联与并联之间的联系以及差异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将全班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然后进行合作探讨,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将探讨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为五分钟至十分钟,由此防止因为时间过长而导致课程无法保持正常进度。在制定将要提出的问题时,教师应该以课本要求为依据,对相关重点进行有效掌控,防止学生思维偏离正确方向。学生在探讨串联与并联之间的相同点及不同点的时候,能够主动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便于之后判断与确定复杂电路图。当确定课堂提问时间时,需要选择氛围相对活跃的时间段,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五、培养小组合作技能,提高合作学习效果
        教师开展合作学习的模式,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合作学习意识,掌握物理知识,并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能力,完善自身的学习方式。对此,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自身是这个小团体中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具体来说,在初中物理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在完成自己的任务的时候,要积极地帮助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同学,以此来锻炼小组内的凝聚力、团结力。以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教材内容为例,在学习“分子的热运动”的知识点的时候,成员如果在理解分子的热运动的原理的时候出现了困难,那么成员之间就要相互帮助,解决困难,以此来不断地进步,进而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六、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保证课堂上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还要注重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总结和评价,深刻反思物理教学效果。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注意观察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小组成员之间的默契程度,记录各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课下完成作业的情况。最后,教师结合对各小组表现情况的分析,对各小组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可以对之后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的物理课程中,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满足了现代学生对课堂的要求,响应了新课改的号召,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依据自身的教学方式所反映出来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小组合作的优势,促进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建荣.浅议提高初中物理教学合作学习的策略[N].咸阳日报,2019-12-04(B02).
[2]龙玉红.生本理念下初中物理小组合作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74-175.
[3]杨海涛.合作学习模式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12-314.
[4]张立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J].学周刊,2019(34):22.
[5]王绍鹏.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