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超
山东职业学院
摘要:当前在高校教育工作当中,高校思政工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对高校网络舆情频发的发展趋势,高校思政工作如何获得创新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本文阐述了基于高校网络舆情下,如何做好思政工作的路径。
关键词: 网络舆情;高校;思政工作;路径探究
引言
在新时期特别是新媒体背景下,舆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舆论的体现方式,而从传统社会学理论来看,舆情即是社情民意的一种集中体现。而高校舆情,也即是高校师生民意的一种集中体现。从某种意义而言,也能够较好的体现出高校师生的思想政治意识,新媒体作为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的重要平台,也日益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对于高校而言,如何合理的引导网络舆论,是开展思政工作的一个重点工作内容, 确实转变高校思政工作的引导方式,以此来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工作。
一、立足于“以人为本”理念,促进思政工作创新
在当前网络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下,网络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化形式。在高校网络舆情背景下,想要真正的做好思政工作,高校教育者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也那是要充分体现出“大学生中心论”,立足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其自身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改进与完善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并深入的分析与研究舆情趋向,把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并在教育教学当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要通过分析与研究舆情的具体内容,来发现大学生的心态与思想的变化情况,并与大学生开展深入的对话。例如,高校应关心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成长,寻找和发现学生在学习与工作当中的实际需求。通过认知与了解大学生面对网络舆情的所思所想,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指导与帮助学生正确的认知各种社会现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构建“思政工作”环境,全方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所具有的创新性、开放性、便捷性的特点,要求高校必须在开展路径创新,构建“思政工作”环境,对大学生全方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开展思政工作时,必须立足于高校自身的特点,立足于建立健全校园官网的基感上,要创建微信公众号,并通过高校自身的官网、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来构建高校思政工作环境,并在高校逐渐形成思政工作网络化发展的趋势,适时的发布各类健康向上的信息,从而在高校当中大力弘扬社会正能量。例如,首先、高校应客观全面的分析大学生的合理诉求,在高校网络平台当中有效的疏导大学生所存在的思想情绪,营造健康良好的网络平台,进一步提升高校自身的声誉。其次、构建建网络空间的“微信思政”教育群。高校在进一步强化自身网络平台的基础上,搭建起由高校辅导员、各门学科的任课教师、党务及团务工作者、大学生共同参与的“微信思政”教育群,从而构建起高校网络空间的“宏观网络思政”的大格局。
三、通过方法创新,提升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处置能力
高校应对网络舆情,必须坚持“即时进行处理”原则,要做到准确研判高校网络舆情,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应对与处置。必须做到“提前预防、及时发现、迅速处置、妥善决”。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迅速而妥善的处置的舆情事件,例如,某一高校在应对关于高校的网络谣言时,立即进行研判,并成立危机应对处置小组。在高校官网上以公告的方式进行辟谣,并上报相关部门之后,以高校名义授权各大门户网站发表公告,公布事件的实际情况,驳斥谣言的同时,也在公告上公布某侓师事务所的侓师信,将对造谣损害本高校声誉的行为追究相关法侓责任。由于及时果断的处置,在随后的网络舆论中,就能够占据主动,尽快的化解危机。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也是一种危机公关,而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危机公关,此种处置网络舆情,必须要具备更为快捷的危机应对与处置的能力,才能迅速的、有效的化解危机。通过方法创新,提升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处置能力。
结语
总之,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必须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效的构建起全方位的网络舆情工作的宏观格局,进一步简化网络思政工作流程,通过构建出相关的规则、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舆论表达体系,来行之有效的管理好网络舆论,以此推动高校思政工作,并促进高校各项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凤军.基于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的高校思政工作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197-198.
[2]王飞.网络舆情管理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16):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