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语境文化下跨文化交际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18期   作者:李贝妮
[导读] 本文围绕跨文化交际中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的渊源及差异进行分析,并通过剖析高低语境差异时人们的交际应对策略,总结归纳,以此帮助交际者在不同文化的交际中能够顺利进行。
        李贝妮
        云南师范大学 650500
        摘要:本文围绕跨文化交际中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的渊源及差异进行分析,并通过剖析高低语境差异时人们的交际应对策略,总结归纳,以此帮助交际者在不同文化的交际中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高低语境文化、应对策略
        一、引言
        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由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 (E.T.H all)首次提出。其观点如下:在高语境文化中传递信息时,所使用的信息量要远低于低语境文化。受不同背景文化影响,人们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势必会产生语言、思维及价值观的碰撞点,而这也客观的导致了跨文化交际中时而出现的局部冲突和交流障碍。
        故而,只有渗透文化肌理,结构化剖析内部逻辑,掌握交流过程中产生冲突和障碍的客观因素,才能总结出与之相对的应对方案,从而切实提高交际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产生的渊源
        高语境文化可追溯到孔子的儒家学说。众所周知,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强调内敛,谨慎且拥护和谐。同理,在一脉相承的儒家文化中,少言、寡言、慎言也备受世代推崇。而相反,在国人的既定文化范畴中,巧言,多言则成了负面的表现,是不值得称道的[1]。
        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高语境文化国家,思维方式的特定性决定了人们在传达信息时所依赖的因素更为复杂。而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这就使得他们的思想意识受约束和规范影响较小。再者。西方文化追求效率与公平,其最终关注的是利益而并非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上述原因都导致他们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倾斜于低语境文化的塑造。
        三、高低语境下思维方式及交际方式的差异
         “没有语言的人类文化不可思议”[2],高低语境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在交流中存在思维方式的差异,同时因为两者所处的环境、历史不同,致使所具备的特点也大相径庭。
        (一)解决问题及自我调节的方式不同
        在处理个人问题时,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表现差异极为明显。在高语境文化的国家,人们通过委婉、间接的方式,尽可能的避免直面冲突。但在低语境文化的国家,但凡遇到持有不同观点的交流碰撞,人们更愿意以直接的方式论述的自己观点。
        另外,高语境国家的人们更容易对别人的行为有所期许。例如面临困难或困惑时,他们更愿意倾诉给周围的人听。而在低语境文化国家,如果你对别人的事情过多关注,反而会引起对方不悦,人们更倾向于自我调节和消化。
        (二)交际背景及角色差异
        高语境中,说话者可以委婉的表达出自己话语中的意思,听话者也有相对的责任去理解说话者的最终意图,整个交流的主导权更多掌握在说话者的手里。
        低语境中,信息的传递则显得更为直接。如果听者没有透彻的理解说话者所要传递的信息时,他可以直接提出。所以在交流过程中,说话者和听话者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三)语言表达的差异
        1.停顿的不同含义
        由于不同背景文化及人们思维方式上的差异,高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们对相同表达方式的态度也截然不同。
        在低语境文化中,人们时常刻意的回避沉默或者停顿,认为这种交际方式是“缺乏信心”的交际障碍,且会给彼此带来尴尬。而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认为沉默同样具有交际功能,也会带来丰富的含义,保持保持沉默有时也会体现一个人的涵养。


        2.表达思维的差异
        当然,差异不只在这一个方面。低语境文化中,人们表达相对直接,而且高语境文化中成长出来的人们发展出的语言是归纳型语言[3],只有将他全部的内容听完之后,才能真正领会说话者的用意。这种明显的差异也导致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中国人给西方人的印象往往是抓不住重点、空话太多。相比高语境国家的人,低语境国家的人说话则更加简洁,开门见山,直接提供信息。
        (四)重人情与重效率
        中国是高语境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交流过程中会尽量避免直接讨论,以此建立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例如,中国人在买卖交易之前,往往会谈论一些不相关的话题。而这些谈话的主要目的就是建立双方和谐友好的社会关系。
        而对于重效率的低语境国家来说,他们会选择直奔主题。如果在低语境国家谈话者使用高语境国家的交际方式则,交流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冲突。
        (五)在拒绝他人的语言表达上有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高语境国家的人过于委婉的表达,可能会使在低语境国家成长的人有所误解。举一个身边的案例,我的一位俄罗斯朋友是一名化妆师,一次在帮助中国女孩化妆的过程中,中国女孩儿认为俄罗斯化妆师帮他画的挑眉不太适合亚洲女孩的脸型。但是她又担心直接表达会有损双方面子,于是,中国女孩这样说:这个眉毛实在是太洋气了,像我这种五官很平没有特色的女孩怕是驾驭不了。但由于俄罗斯女孩是从低语境文化去理解,不能及时理解其内在含义,便一再强调这个眉毛非常适合你,要有自信。通过本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双方都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沟通效果,表达过程中产生的误解是两种语境文化差异的必然体现。
        四、跨文化交际中面对高低语境文化的应对策略
        通过对交际差异的分析,本人也提出了一些在跨文化交际中针对高低语境文化的应对策略。
        1.当低语境文化的人与高语境文化的人进行交际时,一定要学会用交际思维来思考当前的问题,要清楚地认识到双方在交流方式、语言的风格以及背景文化上存在的差异。如果需要翻译,则要尽量在用词方面简洁一些,增强相互的信任与理解。
        2.文化差异的意识在跨文化交际中,尤其针对高低语境文化的交流显得十分重要。交际双方一定要具备文化差异的意识,不单是对本国文化的了解,同时也要清楚的掌握对方的思维方式。这样,方便在跨文化交际中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达到自己最终的交际目标。
        3.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针对低语境文化国家一定不能以偏概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我们不能排除来自高语境国家的人说话直接简洁,也不能忽略低语境文化国家的人,说话相对委婉。虽然高低语境文化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交际和交流方式,但两者亦可相互转化。我们必须要在特定的环境和语境下,用合适的交流方式,让两种文化相互渗透,从而达到我们想要的交际目标。
        4.低语境文化国家都是重视具体细节安排与精确的时间表,不注重环境的作用。他们的行为系统源于亚里斯多德的逻辑与线形思维。想要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要对高低语境文化当中的本质、缘由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究。处在不同语境文化的人在交际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自己对这种差异的敏感度。处理问题时要增加自己的灵敏性,这就要求交际者一定要有洞察力。
        五、结语
        随着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高低语境国家之间的交流也变得越加频繁。这就要求我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要深入地去探究不同语境下信息的表达特征、存在的差异以及他们之所以会产生的原因,从而能够在交流过程中知道自己该注重什么,进一步增强相互的交流和理解,增强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来迎接高低语境下的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王华珍, 刘政仙. 刍议跨文化交际中的高低语境文化[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1):110-111.
[2]Kluckhohn, C.Mirror For Man: The Relation of the Anthropology to Modern Life[M]. Greenwick, CT: Fawcett Books,1944.
[3]李巧玲. 高低语境文化的交际差异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3):129-130.
李贝妮 1992 女 汉 辽宁省东港市 硕士在读 云南师范大学 6505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