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灏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盐城 224000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培养高素质农机专业人才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任务。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的农业机械使用和维护专业教学也需要进行不断创新和改革,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应当下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中职农机专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创新教学的路径。以期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案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中职农机专业;素质教育;创新教学;培养路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农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对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养要求也在提升。中职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必须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根据农机专业发展的需求构建创新的教学模式,以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农机专业人才为目标,强化教学改革。当然,中职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农机专业学习要求,打造科学的教学模式,重视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促进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
一、中职农机专业素质教育创新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和实践教学脱节
农机专业的教学内容包括农机作业项目、动机类的机械使用方法、农机的修理养护以及运用等众多方面的知识,所以无论从实践性还是技术性上来说,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部分中职学校更加重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加重视用分数的多少去判断学生是否毕业,分析学生的专业成绩,而且分数也成为了主要的毕业考核内容。这也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误解,导致他们也只重视理论成绩,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1]。一方面,被动单一的理论传授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农机专业的知识本身就比较枯燥乏味,而且对某些学生来说也比较陌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积极性都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理论和实践教学脱节,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也不利于农机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
中职学校的农机专业教学中,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部分中职院校并没有为学生的实习操作打造良好的环境,比如实习基地以及设备的引入都无法跟上社会生产的步伐,部分实践过程无法满足真正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部分教师都是直接给学生布置研究的题目和内容,也给学生安排了一定的实验过程,学生需要按照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实验验证,而缺乏了一定的创新性,限制了学生专业素养的发展。而且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得不到科学的指导和鼓励,会直接影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新形势下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专业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中职农机专业教学的质量,也影响着学生专业素养的发展。而且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类的技术和知识发展非常迅速,教师除了要为学生普及课本知识,传授基础的理论技能,更要时刻更新教学的内容,向学生传达最新的知识,提高教学的时效性[2]。所以教师要在工作之余积累更多的知识经验,学习最新的农机技术发展,了解农业机械和设备的最新研发成果,帮助学生掌握更加先进的技术能力。其次,教师还要不断积累教学的经验,以教材课本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不断开创全新的教学方式,掌握农机专业的教学原则和规律,同时在实践和摸索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提高教学的效果。最后,中职学校也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特别是针对农机专业培训情况,要定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审核,还要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进修和学习机会。
比如派遣农机教师到实地农机作业的场地进行考察、体验,近距离掌握农机作业的情况,摸索和体验最新农业机械技术以及应用方式,并且将其整理成教学的资源,扩宽学生的知识范围,还能够增长他们的见识。学校还要定期为教师提供实践锻炼的实习活动,让教师可以及时掌握最新的农机知识和实践方式,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才能够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提高他们对农机专业学习的热爱之情。
(二)创新教学培养模式
中职农机专业的知识理论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且在生活中很难被学生注意,大多数学生接触的也比较少,所以在学习时会感到一定的陌生,而且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过于传统和单调,则会使得课堂更加的枯燥乏味,无法提升学生的兴趣,也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因此,在中职农机专业的教学改革中就要重视对于课堂内容的改革,利用现代化元素来赋予农机专业学习的现代化气息。也就是将专业知识与生活和工作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同时,中职农机专业教学的创新和改革需要重视因材施教的理念,才能真正实现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促进中职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要掌握他们的学习特点,了解每个学生的问题,根据他们的实际能力进行分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构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比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加强理论的指导,引导其掌握基础知识,才能进一步地实施到实际操作中。在培养学生的驾驶能力时,对于新手要多设计一些养护维修以及操作常规知识,让学生打好技术。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引导其参与实践演练,不断训练自己的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比如让学生在现场观察实际农机操作的过程,并且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工作中的问题,实现对知识的深入把握。
(三)加强实践指导
中职农机专业的教学需要以实践导向为中心,创新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所以实践导向的课程创新要以学生岗位能力为目标,以案例和实践结合为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树立任务目标,以相关的案例为引导,指导学生在探索、实验的过程中,真正学到专业知识,掌握应用技能,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将授课和实践教学进行充分融合。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构建科学的教学课堂,以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不断满足岗位需求的变化,及时掌握日新月异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其次,要加强对学生操作动手能力的考核,以帮助其认清自身的水平和能力,不断调整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然后,教师要制定明确的实践教学规划,要突出技术能力培养的核心,锻炼学生实际操作的灵活性,根据他们的实际能力制定科学的锻炼方案,不断创新实验类型,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最后,要重视综合性的期末评价,要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经验纳入到考核的标准中。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和接触农业机械工作和操作过程,并且通过完善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机会和条件,打造教学、实践以及科研议题的农机专业教学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中职农机专业素质教育和创新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关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专业水平。学校要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创建,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来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促进中职农机教学的不断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尚平. 中职农机专业素质教育与创新教学培养方案设计与措施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0):33.
[2] 刘尚平. 中职农机专业素质教育与创新教学培养方案设计与措施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0):33.
[3] 蒋秀芳. 中职学校电子电工专业教学的创新路径[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 000(006):3.
[4] 徐功迅, 余洪锋, 窦祥林,等. 农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为例[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8, 000(004):P.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