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18期   作者:朱子龙 郑文雯
[导读] 现今我国社会经济的日益进步,学校和家长们都越来越意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朱子龙 郑文雯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北碚 400700)
        摘 要:现今我国社会经济的日益进步,学校和家长们都越来越意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小学教育更是学生生涯中最基础的,在小学时期,小学生身心各个方面都还处于形成阶段,极易受到其所处生活、学习环境的影响,所以学校和家长共同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是必需的,家校合作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也是大趋所势。
        关键词: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合作建设

        随着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逐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而且其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然而学校与家长方建立的合作还远远不够,小学心理教育不是交给学校家长就“一劳永逸”了,家长必须给孩子树立积极而正确的“风向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很有影响力的。双方共同构建家校合作互动机制,来创建促使学生心理健康进而积极成长的有效体系。
  1 家校合作产生的积极作用
        开展小学生心理教育家校合作有诸多意义,首先,可以促进学生性格的完善,包括情绪认知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其次,开展家校合作小学心理教育可以更轻易、清楚地了解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所在,那么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也会相对轻易和正确。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化模式也在不断地进步,新兴的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家长对学生教育的介入,实践证明家校合作能促进小学生生理、心理积极健康地发展。
  2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缺失心理教育,导致心理压力无法及时排解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心理学教育是不被重视的。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大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提高学习成绩,考试分数优异才是唯一的成才之路。在优胜劣汰的教育体系中教师也往往注重学习成绩,这就导致对其他方面的忽视,尤其容易导致成绩不好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逃避心理、叛逆心理等扭曲心理,有的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抑郁症,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2.2 考试升学导致的心理压力
        在现在我国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学生从小学就面临着升学压力。压力和小学生的承受能力不成正比且不能很好的排解出来的时候,就非常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我国小学生的现状就是在学校下课后就直接无缝衔接补习班,这就导致在晚上面临着双重作业,写到零点很可能都写不完。基本的八个小时睡眠时间都不能保证的话心理当然会很容易崩溃。而这种超负荷的状态并不能一定带来成正比的分数回报,有的学生会面临这种情况有心理落差,接受不了的会感到心理焦虑不安,甚至还会出现失眠的情况,心理压抑久了,不知道如何解决还会独自发呆、悲伤、产生自弃心理。然而心理压力过大的人,考试往往会因为过度看重结果、担心考试失败,进而导致一进考场就紧张,过度担心考试的结果使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发挥失常,一旦考试结果不理想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怀疑是自己的智商问题,长期这样发展下去,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3 家校合作教学的具体措施
  3.1 家校合作的目标一致性
        虽然家庭和学校是两个不同的社会组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是性质不同的两码事,但由于有着共同的目标,促使二者成为了“合作者”。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并将小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生是学校与家庭合作的主体,其身心健康发展是合作双方的共同目标。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学校举办的“家长会”、“家校委员会”、“家长学校”等有关活动仅仅是为了完成校方布置的任务,让双方合作的形式大于内容,实质上是不能真正发挥家校合作的积极作用的。因此,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家庭和学校的共同目标,才能更好的进行合作。由此,双方建立的合作必须内容大于形式,以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作为最终目的。
        3.2  家校“合作共赢”
        在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双方要秉持着理解、互助的心态来促使“合作共赢”。在家校合作中,由于家长有自己的工作参与度肯定不如学校,但并不能因此产生诸如“低层阶级”的情况。彼此必须保证是在平等的状态下合作的。家校合作要尽可能多的采用丰富且有内容的心理健康活动,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去实施“本土化”的方法。重要的是学校和家庭这两个“团体”必须相互配合、勠力同心,共同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好。在合作过程中学校由于先天优势必须做好指导者的角色,给予家庭积极且正确的方向引导。由于家长文化程度肯定会有差异的现实情况,必须有针对性的了解到学生家庭情况,以方便更好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照顾到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就像家庭比较不好的状况的话,家长可能对心理健康方面不太了解、不重视,甚至会有片面的比较愚昧的思想,因此学校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耐心地让家长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由上文提到的例子可知学校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的必要性。
  3.3 家校建立有效互动机制
        学校定期开展家长会是必然的,家长会当天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外还要让家长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增加如共同观看心理健康小视频、然后交换感悟类似的环节,使心理健康教育从心底让学生和家长接受。教师也可以不定时的进行家访,去到学生家里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并要有效的和家长沟通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探讨解决。要真正使家校建立的有效互动机制“有效”,而不是做样子。
        4 结束语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被学校和家庭甚至社会都重视起来。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和性格形成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与意义。家校合作不仅能够改变家长的呆板的传统教育理念,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还有利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还能有利于学校教学方式的革新,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家校合作始终秉持着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让学生在生活中以及学习过程中正确释放自己的压力,以此给学生提供-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健康的成长环境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这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为学生成才和发展建立良好的学习基础,从而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以及全方面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恬静.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研究[D].河北大学,2013(09):11.
[2]高青.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03):12.
[3]丁慧芸.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9(31):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