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同刚
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
摘要:教育观念必须跟随时代进步,现代的教学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加重视。高中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能力,通过以整理推理和模型认知的实践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通过探究化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得出了以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化学教学方式。问题引导、信息技术两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概念知识理解、给学生充足的模型认知时间两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模型认知能力。
关键词:证据推理 模型认知 高中化学
为国家培养有用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化学学习的意义。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能力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证据推理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地探究化学知识,而模型认知能力能够让学生将化学多而复杂的知识更好地理解利用起来解决化学问题。在高中阶段,核心素养的教学离不开这两个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帮助学生适应高难度的化学学习。
一、在高中化学中“证据推理”能力培养策略
(一)问题引导
化学问题很多都是给出一些条件让学生进行推理解答,而这就考验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让他们能够在解题中能够正确地进行推理,巩固自己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乙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探究。证据推理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化学水平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课堂之中教师通过合理的问题帮助学生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课堂上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乙烯知识,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见过的乙烯让学生观看,加深学生对乙烯的运用价值理解,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学生在以前学习过关于乙烷的知识,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乙烯和乙烷的性质有什么区别?提示学生通过组成元素、能否燃烧等方面进行探究。探究的过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通过实验能够让学生发展乙烯和乙烷的组成元素都是碳和氢,但是性质却有很大的区别。教师进而可以利用性质差异的原因继续让学生进行探究,探究让学生明白乙烯和乙烷性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结构的不同。课堂中教师利用提问的方式能够提高培养学生证明推理能力的效率。
(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很有帮助,信息技术的教学好处在于能够让学生更方便地观察到相关的化学知识现象,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学中的重点内容。
例如,“有机物”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因为有机物这部分内容有很多的结构和反应原理都需要记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够完善,因而他们觉得比较困难。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动画的形式为学生展现有机物乙烯的相关结构、与其他化合物的反应过程,提升学生的感官体验。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的有机物的理解学习过程能够变得直观,为学生提供了继续学下去的动力,改变学生以前落后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在以后化学中能够将证据推理的能力发挥作用到最大程度。
二、在高中化学中“模型认知”能力培养策略
(一)概念知识理解
化学是一门概念知识非常多而且很复杂的科目,知识大多比较抽象,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因为有些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不算密切。化学的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模型认知能力,努力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化学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教学过程中,因为这部分知识比较分散,教师就可以利用为学生培养模型认知能力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课本上提供了一个概念知识的模型,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通过这个模型建立自己独特的认知,然后学生在在教师后续的实验操作中就能够根据实验加深自己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模型认知能力。
(二)给学生充足的模型认知时间
学习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化学的学习比较复杂,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能够有充足的模型认知时间,提高他们的化学学习水平。
例如,在“自然界的元素”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课本预习,当然学生在进行预习的时候,教师需要做的事就是引导,帮助学生明确重点的预习内容,提高他们的预习效率。要求学生进行预习有助于他们后续的听课效率,在教师讲解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化学的学习是需要严谨的,因此,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求要符合科学,教师需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高效地提高自身的模型认知能力。
三、循序渐进地改进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学模式偏向应试教育的特点,做题讲题的模式占很大的比重。我们应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整合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模式,从中寻求一个教学效率最大化的切入点,增加素质教育的比例。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抽出部分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根据提前准备的教学教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和模型认知能力,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教学水平,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金属晶体”中的“原子堆积模型的空间利用率”这个知识难点时,借助实际模型作为教具,利用课件动画模拟原子堆积的过程和最终堆积成的模型,加深了学生对各种堆积方式的记忆和理解。通过对教学模式的调整,有重点地选择规划所需运用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化学教学中证据推理和模型认识素养的培养,弥补了应试教育的不足,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将探究性教学与化学核心素养结合,从而打造出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教学课堂,既可以发挥探究性教学中问题情境对教学的作用,又可以通过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独立分析的意识,提高依据目标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依据物质变化的内在规律做出模型假设与模型构建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框架,由此实现“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观点”的化学学科价值,两者相辅相成使探究性教学的真正落实明确了方向,使在着重发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同时其他核心素养也能得到全面发展。
每个科目的学习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为学生建立良好地知识基础,还要重视能力方面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自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他们学习中起的只是引导的作用,使用合适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提高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能力。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日后的化学学习减轻难度,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初中化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罗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8月。
[2]《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王锋,福建教育出版社,202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