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在家园合作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18期   作者:聂芝红 李潇指导老师
[导读] 微信群在家园合作中的应用,是在社交网络与教育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一大背景下展开的,会使家园合作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
        聂芝红 李潇指导老师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200
        摘要:微信群在家园合作中的应用,是在社交网络与教育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一大背景下展开的,会使家园合作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但微信群在家园合作的应用过程中的缺点也日益显现出来,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微信群对家园合作的作用,努力克服微信群在家园合作中的缺点并做出调整,一定会影响微信群在家园合作中的使用效果。故本文专门对微信群在家园合作作出了研究。
关键词:  家园合作;微信群;幼儿园微信群

        传统家园合作形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家长参与性不强,家园合作的形式过于单一等。由此可见传统的家园合作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家园合作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的步伐。社交网络和教育的结合,正好弥补了传统家园合作形式的不足,于是微信群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且发展壮大。
一、微信群在家园合作中的应用现状
(一)微信群在幼儿园中已受到广泛使用
        微信群在教师和家长之间起着桥梁作用,能够拉近幼儿老师和家长的距离,加强家园合作。有研究显示,微信群有93.46%的班级已经建立了班级微信群,只有6.54%的班级尚未建立班级微信群。可以看出微信群在家园合作中应用广泛,在沟通家长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
(二)教师使用微信群进行家园合作的内容
        微信群已经是家园共育的常见工具,教师使用微信群根据家园合作的内容不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家园合作内容主要是幼儿在园情况和消息通知,对育儿知识和其它家园合作内容分享较少,可以看出教师使用微信群进行家园合作的内容比较单一。
二、微信群在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教师进行家园合作过度依赖微信群
        教师进行家园合作过度依赖微信群。教师利用微信群方便信息的发布,家长可以及时地知道班里的一些活动和老师的通知。比如第二天幼儿园有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活动,教师会将信息编辑好发到班级微信群,家长了解后能提前准备好,以方便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师进行家园合作过度依赖微信群,主要是因为教师创新家园合作形式的动力不足。传统的家园合作形式种类少,时间空间局限性强。幼儿园缺乏相关的支持,也是教师过度依赖微信群的原因。幼儿园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家长工作,幼儿教师需要幼儿园方面的相关支持,才能更好的进行家园合作。
(二)家长参与微信群的主动性不强,缺乏科学认识
        虽然微信群为家长参与家园合作提供了种种方便,满足了家长的需求。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家长在家园合作中处于被动地位,参与微信群的主动性不强,主要是对教师发布的消息进行回复,其余交流少之又少。而且家长对家园合作缺乏科学认识。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责任主要在幼儿园,而家长工作的重心就主要是以幼儿为中心,了解幼儿在园情况,关注幼儿园通知。

这也反映出家园合作主要停留在表面,内容也过于形式化。
三、关于微信群在家园合作中使用建议
(一)促进家园合作形式多样化
        微信群是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的,虽然方便快捷,但是没有办法直接感知双方的情绪、情感、态度等,所以产生的作用大多是间接的。反而,传统的家园合作形式比如家长会,幼儿园主题活动,家长开放日等这些活动,家长和老师之间面对面的互动,对教师和家长双方的影响和作用是直接的。教师要明确两种形式都有其自身的优势,所以,教师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以达到家园合作最佳的目的。
        当幼儿园有关于职业教育的主题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家长资源,邀请不同职业的家长参与到活动中给孩子们不同职业的区别,工作内容等,通过这一形式,丰富幼儿的相关知识,同时也为家长参与家园合作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引导家长树立科学合作观念
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进行家长教育。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所以家长都比较愿意参与到家园合作中去。应运时代的需求,微信群在家园合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信群的高便捷与高时效性,可以提供大量的文字、音频、视频等资料。教师利用这一优势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家长教育讲座,能够进一步加强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从而使家园合作的工作开展的更顺利。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弥补微信群在家园合作中的不足,同时也可以为家长参与家园合作提供途径,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动家长参与家园合作的积极性。同时,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将活动的图片,视频分享在微信群里,进行总结和记录。
        (三)丰富家园合作内容
利用微信群成立幼儿电子成长档案。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美好的瞬间和记忆是值得纪念的。相对于传统的成长档案,电子成长档案的操作就更加快捷。等到孩子大班毕业,再将这个电子成长档案作为礼物送给孩子,这无疑是一份十分珍贵的礼物。
        利用微信群丰富课外活动。如孩子很喜欢作手工,但是孩子小身体协调性不足,幼儿教师上手工课孩子太多,也没有办法一一指导。有了班级微信群,教师可以在周末或者节假日给家长布置亲子手工比赛,家长和孩子通过共同努力,把制作完成的手工作品的图片分享到微信群内,教师充当评委的角色,选择排名靠前的作品进行表扬。这一做法能够加强家长与孩子,家长与家长,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也能提高家长参与家园合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吕宁静,李维,郑伟颖.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7):89-90.
[2]教育部.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J].师资建设:双月刊,2015(2):6-11.
[3]Kassens-Noor,E.Twitter as a teaching practice to enhance active and informal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case of sustainable tweets[J]. Activ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12,13(1):9-21.

作者简介:
聂芝红,女,汉族,山东省济南市,1999.10,本科,学前教育
李潇,男,汉族,山东省济南市,1991.06,硕士,讲师,应用心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