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芝红 丁晓指导老师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200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在现代人生活中出现了一种不可或缺的信息获取平台——微信公众平台。最引人瞩目的是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提供的关于幼儿家庭教育方面的内容,其帮助幼儿家长更好的在家庭的环境中实现高质量育儿。微信公众平台已经成为了幼儿家长获取有关家庭教育内容的重要渠道。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微信公众平台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部分亟需解决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家庭教育;应用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现代教育的进步,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为家长提供了更多家庭教育信息。微信公众平台发展迅速,此平台已成为现代家长获取家庭教育信息的必要渠道。
一、微信公众平台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一)微信公众平台在家庭教育中的需求现状
在快速发展的微信公众平台网络技术支持下,微信公众平台网络用户疯狂涌现,在这之中年青用户群体占主体地位。年青用户无论是工作还是私人事务,使用微信公众平台都要高于其他用户,且父母是年青用户中的一类。父母对家庭教育必需性的高度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微信公众平台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度。
(二)微信公众平台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播现状
很多家长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获取一定的家庭教育信息,但直接推送有关家庭教育信息的形式只有家庭教育类书籍分享或微信公众平台获取家庭教育信息的方式在后台提供一对一或一对多问题指导。但凡有任何不了解的内容与困惑都可以向后台提出,信息运营商将会对收到的问题进行回复,有效性的指导家长的任何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微信公众平台在家庭教育中的形式种类繁多,传播速度较快。
二、微信公众平台在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微信公众平台在家庭教育中的需求差异性
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各方面信息化建设提高,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问题得到了很大的关注。随着微信公众平台迅速发展,此平台已经成为家长获得家庭教育信息、加强自身教育理论及提高自身教育实践不可或缺的渠道。家长对微信公众平台上家庭教育信息的密切关注也大大提高了微信公众平台在家庭教育中的使用频率。不同家长角色对微信公众平台上家庭教育的需要性认同也存在差异,主要是父母角色和祖父母角色在此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角色之间观念基本相同,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爸爸角色的教养缺失。父母对家庭教育必需性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微信公众平台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二)微信公众平台上家庭教育内容商业利益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教育引导了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
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家庭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也是在此影响下出现了大量的家庭教育信息分享者,其中很多是不同信息的运营者,同时出现了商业化的家庭教育信息分享。商业运营者提供的家庭教育信息数量大,内容更新快,但同时也通过博人眼球的方式获得相当丰厚的利润。微信公众平台群体人数庞大,商业运营者为获得经济利益最大化,其在家庭教育信息提供与分享上注入了大量广告和商业宣传,在此基础上信息的获取有效度和可信性大大削弱。
三、增强微信公众平台在家庭教育中的有效利用性
(一)政府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加大整治与监管力度
政府应大力对微信公众平台上的信息进行监管,设置信息发布门槛。从政府的的角度上加强信息合法化、科学化、增强有效利用性。政府应适当出台一系列有关微信公众平台上信息发布合法化的法律法规,敦促各方运营者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家庭教育类信息更加的专业、科学,具有更强的教育经验指导性。
(二)微信后台对信息实行更加严格把控
微信公众平台上关于家庭教育的信息数量巨大,质量良莠不齐,也存在很多伪科学信息,容易让家长对教育实践产生误导。由于缺乏过滤功能,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家庭教育信息存在不科学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信息准确度和真实性有待考证,有些运营者为获得更高点击量,时不时发布一些博人眼球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大多属于流言式,可信度较低。二是信息“软文化”,有些运营者将家庭教育信息与广告进行捆绑,先对用户进行育儿经验洗脑,再利用用户进行商业销售。在此情况下,信息质量科学性和准确性都需要斟酌。
(三)加强家长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家庭教育的有效利用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单位,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在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家长获取信息的渠道由传统模式转化为新型模式。现在的家长对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的家庭教育信息关注度很高,一般家庭中妈妈要比爸爸在家庭教育方面信息的关注更密切,出现爸爸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微信公众平台上家庭教育类信息资源丰富,但在此模式急速发展和传播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行业乱象。信息丰富的同时众多运营者为博取眼球,赚取更大的浏览量以达到商业利益需求而出现伪科学内容。因此,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家庭教育信息量丰富的同时,也要保证其有效性需要,并需增强微信公众平台在家庭教育中的有效利用性。
[参考文献]
[1]李献媛.“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17.
[2]何秀华,凌小欢.幼儿教育类微信公众号对家庭教育的影响[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5):35-39.
[3]Mathews Nkhoma.Facebook as A Tool for Learning Purposes: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nts Leading to Iimproved Students’s Learning[J]. Activ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15,16(02):87-101.
作者简介:
聂芝红,女,汉族,山东省济南市,1999.10,本科,学前教育
丁晓,女,汉族,山东省日照市,1991.10,硕士,讲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