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情
汕尾市实验小学 5166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重要地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指引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是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通过阅读,小学生能够获取更多信息,从多个角度了解和认识外界世界,还可逐渐发展个性化思维,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并充分发挥想象力,感悟书中所呈现的环境,陶冶情操。广大语文教师应对阅读教学提起重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阅读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有效提升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如今的许多教学过程暴露出一定弊端,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改革迫在眉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提倡和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汲取知识,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体验,加强指引,将阅读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逐渐形成阅读能力。本文联系实际,详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传授阅读方法
就目前而言,部分小学教师未能给学生明确区分各类阅读的特征,并传授正确方法,一味要求学生进行阅读练习,却没有留出足够的回味时间,导致学生阅读量虽大,却缺乏总结思考,学习效果较差。教师应当给予适当指导,在阅读过程中,有方向、有目的地指引学生,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帮助学生总结一套完整的阅读方法,领悟其中所包含的规律,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1、略读
略读的对象是某些拓展延伸性质的材料,对其的研究重点应当在于内容而非手法,不必纠结于细节性问题,只需要尽可能迅速地浏览文章,把握其大体内容,抓取关键信息,例如主人公背景、经历、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具体过程、关键转折点等,大致了解文章结构,能够找出高潮部分。略读要求较高的阅读速度,学生必须学会取舍,练习浏览和跳读,能够正确区分关键与非关键信息,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摈弃使用手指或者笔指着文章、逐字阅读的习惯,学会一目十行,在更短的时间掌握更多知识,从而扩大阅读量。
2、精读
精读是针对重要课文和阅读素材而言,其不要求阅读速度,但对质量要求较高,学生不必追求在短时间内完成大篇幅的阅读,而是要通过第一遍略读尽量把握文章大意和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逐字逐句分析文章,细致划分,指出文章的谋篇布局,标明所用手法与经典语句、字词,观察作者围绕中心思想组织语言的方式,并学习其中写作手法;在内容方面,需要深入地体会主人公思想,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受到精神的熏陶,提高自身素养。在语文课堂上,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应传授精读法的注意事项与技巧,使学生充分了解不同结构、不同体裁的文章各自的特征,使其能够按部就班地分析结构、内容、手法等,对一篇文章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
3、回溯
回溯是升华阅读体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步骤,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时常被忽略,教师必须在阅读完毕后,选择合适时间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回味,理清其结构脉络,抓住情节主线或者所描述介绍的关键点,将自己代入其中,再度回味文中人物的思想,并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初次阅读的基础上深化感悟;此外,还需总结文中的写作亮点,尝试着化为己用,从而有效提高写作能力,拓展阅读收获。
二、加强综合锻炼
阅读教学并非孤立,而是与其它几个重要板块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当将其完全分离出来,而是需要结合说、写、听进行综合锻炼,促使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首先,应当鼓励学生多读书,在学习每篇课文前都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家中提前略读课文,把握整体情节、大致结构与主旨,查出生字词,并在书上标出,若遇到无法理解的部分,应做好标注,写出问题。在课堂上,先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问题,之后针对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开展学习,将其解决。课后则要布置复习任务,请学生们回味课上所讲内容,在心中整理故事情节、文章层次,回忆经典手法的运用,反思总结。
其次,在课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发言,创造更多机会,使学生都能够表现自己,分享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为课堂教学注入趣味,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能够跟随教师步伐,积极思考和发言,例如,可采用开放型题目,针对文章中某一主人公的性格、做法等进行提问,请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再指派代表介绍小组内的讨论结果;也可使用抢答形式,以简单的奖品激发学生好胜心理,使学生踊跃回答问题。还有,教师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引入情境教学法,发挥多媒体设备与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还原课文情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人物思想、作者情感,获得更深刻的印象,并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分享观点。
还有,在教师授课时,必须借助互联网等拓展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内容,吸引学生兴趣,使学生提高听课效率,注意聆听教师的教诲,牢记教师嘱托,在有意的引导下学会各种阅读方法、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最后,写作是对阅读中所学内容的巩固与升华,能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教师必须重视写作与阅读之间的紧密关联,以写促读,同时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在读完某篇文章后,教师应当请学生总结文中所体现出的写作手法,无论是在谋篇布局、段落层次还是情感表达、人物介绍、景物描写,抑或修辞手法的应用,都需要进行详细表述,之后,要求学生使用刚学到的方法进行写作练习,或依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续写、改编等,可不对字数作过多要求,但必须注重质量验收。
三、结束语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付出长久的努力,且小学生阅读潜力无穷,几乎不存在上限,广大语文教师应当注重阅读教学,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提高阅读过程的趣味性,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并传授阅读技巧,帮助学生逐渐提高阅读能力,为日后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明霞.初探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82):33-34.
[2]李娟.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23):50.
[3]柳慧霞.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探讨[J].学周刊,2020(26):59-60.
[4]慕治江.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20(3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