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应用题的审题与答题技巧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9期   作者:王影
[导读]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很大一部分内容需要依靠学生的审题能力来完成。


         王影
         长春市八十七中学东校,吉林长春130000
         摘要: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很大一部分内容需要依靠学生的审题能力来完成。读懂题目内容,找到其中隐藏的信息,运用推理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思维能力来综合解决问题。这个阶段的数学学习,更考察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综合性更强。尤其是应用题,运算步骤较多,隐藏的条件不认真审题很难发现。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审题技巧,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避免因为审题出现问题导致解题失败。

         关键词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

一、发现有效信息,增强审题自信
         应用题在初中数学课程中作为一项比较重要的题型,题目当中包含这大量对信息,以图形或文字叙述的方式给出题目。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能够从题目当中获取的信息,直接决定了他们解题的结果。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应用题也是难点之一。如果学生不能够从审题当中获取自信,就会影响学生解体的自信心。老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审题自信,从最简单的训练开始,帮助学生掌握审题方法,在审题的过程中用最短的时间找到最多的有效信息,为解题提供更多的条件。有些题目的表述比较长,出现的数据比较多,学生第一眼看到这样的题目,往往就会很紧张,审题的过程中也容易遗漏信息。这时候,教师就需要指导学生从题目中筛选有效信息的方法,顺利解答出题目。教会学生面对复杂的题目条件,审题的时候从容不乱,剥丝抽茧,发现题目中考察的知识点,增强自信,解题就会很轻松。

二、深入理解题目内容,拓展学生综合能力
         初中阶段的应用题通常题目较长,内容看似很复杂,有一部分学生审题的时候会心急,在有限的审题时间内如果知识大致浏览,侧重在题目中给出的数据上,对文本型内容重视程度不够,就会错过很多有效信息。在教授学生审题技巧的过程中,应该教学学生或者说要求学生做到审题细致,细心地阅读题目中的文本信息,找到每一道题的考察意图。在明确所有已知条件的情况下,将这些条件形成完整的条件链条,为问题服务,这也是锻炼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还有些题目当中会给出一些干扰信息,学生要学会排除这些干扰信息,这也是考察学生能力的一个方面。

三、分析题目类型,审题目标明确
         数学教学体系的构建当中,初中阶段是小学与高中的衔接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与小学的题目类型有较大的差别,综合性更强,这也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所以这一对阶段的数学学习尤其重要,应用题的类型也更灵活,规律性也更强,这也是数学能力形成的阶段。在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学会对应用题进行分类,按知识点的考察分类。

阅读题目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对同类题目做规律总结,这样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例题一:学校的椭圆形跑到的长度是400米,张三、王武两位同学同时在这个跑道上跑步,张三的速度是5.5米/秒,王武的速度是4.5米/秒。
(1)如果张三与王武从同一起点出发,王武先跑10米后张三开始追逐,求他们经过多长时间可以相遇?
(2)张三、王武两名同学如果从同一地点出发,王武先跑10米,张三开始反向跑,求他们经过多少时间会相遇。
(3)如果张三与王武从同一地点同向出发,经过多长时间他们第一次相遇?
这类相遇问题无论表述多么复杂,其实都可以归结到“时间*速度=路程”这一公式上来。以上题目,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题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题目归类,辨别出应用题的类型,解体的方向性就明确了,这样就可以根据已有的经验来解决问题了。

四、培养身体心态,寻找解体思路
         在中考题型当中,应用题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分值比较高,学生害怕在这些题目上丢分,紧张心理也是导致审题时候容易紧张的原因,不觉就会出现审题失误,解题的正确率就会受到影响。在带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解题心理,使他们的心态逐渐趋于平和,用平常心对待应用题,这样解题质量才能逐步提高。如果初步审题没有思路,不需要着急,重新审题,细读,发现其中隐藏的,被忽略了的内容。对题目的深入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举例来说:学生在学习“有理数”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在混合运算环节呈现这样的题目内容:
例题二:珠宝店将一颗钻石以11000的价格出售后,盈利为10%;后由于顾客资金紧张,希望珠宝店回收该钻石,珠宝店回收的时候,扣除10%的折旧费,经协商,珠宝店最后以90%的价格回收了钻石,问:珠宝店在这桩交易中是盈利还是亏损?

         分析这类问题,我们很容易知道这是盈利问题。题目中信息比较多,也比较复杂。第一遍读题很难一遍就完全理解,无从下手也是正常的。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如何,存在怎样的逻辑关系?这就要求学生在读题之后,找到题目的类型,冷静面对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根据已知的数量关系一步一步找到思路。这样的题目就需要冷静的头脑,将盈利类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公式捋顺,这样就可以逐步找到数量之间存在的数学逻辑,明确信息给出的有效条件。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反复练习,牢固掌握基础公式且能够灵活运用,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在这里就会得到集中体现。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题部分作为一类重点题型,除了教会学生每一道题的正确解决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学会总结,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掌握解题技巧,面对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时,首先审清题目,找到题目中考察的知识点,将这几个知识点贯穿起来,用已有的经验融会贯通。审题始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找到关键点才能有的放矢地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 1 ]牟翠华 .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J ] .中华少年, 2019 ( 2 ).
[ 2 ]高启 . 初中数学课堂引导式教学初探[ J ] . 试题与研究,2019 ( 2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