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时代下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生活化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9期   作者: 马利
[导读]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以及现代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推进的背景下,数学作为一种起源于生活的科学语言

         马利
         西安市东城第一中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以及现代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推进的背景下,数学作为一种起源于生活的科学语言,就网络技术与数学教育进行融合,已经成为数学教育创新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时,在生活化教育思维影响下,通过以互联网技术创设兼具趣味性和真实性的生活化数学教育场景,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并在增进学生数学知识感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对此,围绕网络时代下的初中数学教育进行分析,在探索数学教育生活化策略的基础上,保障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进而促进初中数学教育的进一步创新发展。
         关键词:网络时代;初中数学;教育创新;生活化
         引言:进入21世纪后,网络技术以其较强的交互性、独特性、便捷性和丰富性逐渐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其中,针对教育领域,网络技术最大的应用价值在于能够进一步开阔课堂教学的教学视野,并在导入多元拓展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然而,针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很多教师虽已经认识到了网络技术对于初中数学教育创新的重要影响,但从实际来看包括教学形式过于花哨、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在内的诸多问题依旧存在。因此,需进一步就网络时代背景下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生活化的具体思路进行明确,在导入多元教育理论形成完善教育体系的过程中确保课堂教学与课程创新的整体质量。
         一、网络时代下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和作用
         1.通过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数学教育过程中,由于数学学科知识本身相对枯燥且难以为学生理解,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普遍较低,很难确保课堂的教学氛围。对此,通过应用网络技术创设符合学生学习喜好的生活化数学场景,能够就学生导入兼具趣味性和真实性的数学教学情境,并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彻底改变数学知识抽象、枯燥的直观印象,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显著改善。此外,网络技术赋予了数学教师全新的教学工具和教学形式,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数学教学中对于教学工具的依赖性有所减少,有助于在降低教学难度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自主学习机会,进而促进学生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的有效提高。
         2.通过还原数学原理,增进学生知识感悟
         围绕初中数学教学体系,大多数数学知识均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而通过借助网络技术就学生日常生活与课程教学进行融合,能够在增加学生课程学习亲切感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并最终在拓宽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生活化数学应用能力。例如,围绕“轴对称图形”相关知识,教师可借助网络技术为学生搜集广泛的生活数学素材,即通过为学生展示常见的轴对称建筑以提高学生对于轴对称图形美感的认知和感悟,同时,教师也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真实且立体的建筑展示视频,进而不仅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营造融洽的互动学习氛围,同时也能就学生的知识思维进行进一步完善。


         二、网络时代下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和方法
         1.明确网络教学价值,践行引导教育思想
         应明确的是,即使网络技术对于现代教育有着非同一般的应用价值,但实际教学过程仍不能以多媒体设备作为教学主体,其中,围绕初中数学教育,归根结底其开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应注重就自身的引导教育能效进行发挥,在认真探索网络技术及生活化数学知识切入点的过程中正确发挥网络教学模式的开展价值,进而促进生活化教育课堂的有效形成,并保障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将网络技术应用于课堂导入环节,而针对课堂教学过程,应注重就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进行保护,并在教师适当帮助和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真正提高。
         2.完善课堂教学方案,创设趣味数学情境
         对于数学教师来说,数学课堂的生活化发展应以课前备课环节作为主要出发点,在建立完善课堂教学方案的基础上借助创设兼具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其中,针对课程设计过程,包括分层教学理论、因材施教教育理论在内的教学思想均应得到充分应用,而为了确保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喜好的适用性,教师应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联系,在了解学生学习特点及学习需求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计划,进而在构建健全教学目标的同时确保学生学习与课堂教学的协调进行。例如,针对“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知识,教师可借助生活中的常见数学问题来导入教学主题,进而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数学学科的魅力,同时也能有效增强学生的理性思维,最终于提高学生探究意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个性。
         3.融合拓展学科知识,开阔学生数学视野
         在网络技术支撑下,学科融合教学的难度更低,因此通过找寻多学科教学与学生生活间的联系,能够在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同时开阔学生的学科视野,并最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围绕“相似三角形”一课,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探究北京、上海、重庆三大直辖市间的地理关系,并要求学生于不同比例地图上进行比对,进而一方面顺理成章导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和定义,另一方面通过启发学生数学思维以强化学生的生活化学习意识。又如,围绕“统计”相关知识,教师可导入生命教育内容开展主题为“保护环境”的统计调查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借助互联网搜索生活数据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最终促进学生数学应用素养的持续提高。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针对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教育理论以及网络技术的导入均不失为非常有效的教育创新路径,而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进一步就自身的教育思想进行转变,在强化生活化教育思维的过程中依托网络技术创设兼具趣味性和交互性的生活化数学情境,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促进初中数学教育水平的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宋晓君.浅析网络时代下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生活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144-145.
         [2]朱苇.网络时代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生活化探究[J].考试周刊,2019(14):97.
         [3]沈善珍. 浅析网络时代下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生活化[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
         [4]王再新.网络时代下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新模式探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23):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