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育中生活化教学的运用研讨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9期   作者: 王峰
[导读] 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作品的创作也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王峰
         江苏省清江中学  王峰  223001
         摘要: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作品的创作也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高中美术教育中促进美术教学的生活化,能够使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欣赏美术作品,体会美术创作的过程,同时,也能够将美术作品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体验发现生活中的美,通过这样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美术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好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深入学生的生活进行观察,积极运用各种生活元素进行美术教学,这样才能使美术教学生活化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美术;美术教育;生活化教学
         引言:
         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进一步成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基于这样的特点进行高中美术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发展学生的人文情怀,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通过生活化的教学,能够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创新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拥有良好的生活情趣,同时培养良好的艺术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与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1、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丰富美术课程教学内容
         传统的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由于对美术学科的教学重视程度不高,大多数教师在美术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只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按部就班的教学,因此导致学生对美术课程产生枯燥无味的印象,课堂参与程度不高,学习效果不佳。在促进美术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充分运用生活元素进行教学,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极大的丰富了美术教学的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2)创新美术课程教学方法
         利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美术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方式,通过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理念,深入研究高中美术课程的教学特点,结合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学活动的策划,以及教学方式的创新,从而使教学活动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通过美术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身心。
         2、高中美术教育中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将美术教学融入到家庭生活
         家庭是学生存在的基本单位,同时为美术教学的生活化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就是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学生的家庭为基础进行生活化的教学。

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美术中所学的内容涉及自己居住的房间,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充分散发自身的思维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另一方面,美术教学融入家庭生活中,还能为美术教学生活化赋予更多价值,例如在学习了人物肖像画过程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为自己的父母画像,学生在为父母进行人物肖像绘画的过程中,通过细致而深入的观察,能够拥有更多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亲情体验,使美术课程的知识教学上升到学生的情感教育,这样能够有效的促进高中阶段学生的情感发展,拓展了美术课程的教学价值。
         以湘教版高中美术课程“光与色的世界”相关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了色彩之后,让学生回到家中运用固有色、环境色和光源色等不同色彩搭配为父母画一张像,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情境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灵活的运用,也增强了学生与父母之间的联系,增强了学生的亲情感。
         (2)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在高中美术教育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美术知识,同时还能够将所学的美术知识应用于生活中,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美术教学的实效性。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要求教师做好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能够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运用生活中的美术元素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最为简单的应用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引用生活中的实物进行展示,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美术作品中的各种知识。以湘教版高中美术课程“奏响色彩的旋律”相关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颜色,通过调色盘为学生展示不同的色彩搭配通过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认识颜色,从而增强学生的色彩感,激发学生对于色彩的敏感程度,从而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
         (3)加强美术教学实践
         通过实践能够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能力,并且能够使学生将美术作品中学习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美术知识。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了“环境色”的色彩原理之后,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校园,观察大自然中不同的色彩,以及不同色彩中所表现出来的美感,然后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作,将自己体会到的色彩运用画笔表现出来,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也能够运用美术所学的知识体会生活中的美。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促进美术教学的生活化能够加强美术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美术知识体会生活中的美感,也能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美术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充分运用生活元素将其融入到美术教学中,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与此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且能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感,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美术教学生活化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庆柳.高中美术教育从生活化教学的运用[J].黑河教育,2018(07):74-75.
         [2]康江林.高中美术教育中生活化教学的运用探究[J].科技风,2020(04):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