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9期   作者:张占良
[导读]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张占良
         府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719499
         摘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能拿老一套去教新学生,应根据学生学情和社会发生的变化,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转变思想观念,跟上新时代的步伐,适应新时代的学生发展。下面谈几点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创新的思考。
         关键词:中职化学;创新能力;培养
         一、巧妙设计课堂教学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中职化学教育中,应尽量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方式,用问题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知识点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问题能够有效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同时能够有效推动课堂进程。思考源于产生疑问,只有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深入,对知识点的记忆才牢固。作为教师,我们要能紧扣教材的重难点提出问题,同时又要兼顾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思考能够解决老师设定的问题。因此,问题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思考,不断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学习《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第五章第十节内容“铝铁”时,可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分辨稀盐酸和NaOH溶液,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设计两个实验方案:(1)加入几滴石蕊试液;(2)在溶液中放入打磨过的铁丝。通过观察现象,方案(1)是最优选择,如果没有石蕊试液则可以选用方案(2)。此时教师可以设疑:可否用铝片来辨析呢?学生根据铝的金属活动性来思考分析,铝能够和稀盐酸反映放出氢气,所以“应该能分辨出酸”。于是可以继续让学生试验,分别往待测的装有稀盐酸和NaOH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加入少量铝片,发现两支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此时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两支试管中都有气泡产生,进一步学习之后,了解到铝是一种两性金属,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反应过程中均产生氢气。这样,学生由对初中学过的铝和酸反应的认识进一步扩展到铝的两性性质认知。
         二、助力学生推理思考,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即在思考问题时从多角度思考,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经常会产生质疑,认知问题的过程就是思维发散的过程,课堂教学实践显示,班级的学生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所表现出的能力有明显差异,需要教师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推理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在比较分析中得到激活,只有这样,学生的推理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如在学习《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第五章第十节内容“卤素”时,如何比较卤素元素的非金属性大小顺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通常我们在比较两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大小时一般通过哪些实验来验证?学生通过对以往所学想到可以利用非金属元素单质与O2反应的难易程度、与H2反应的难易程度来鉴定比较。于是可以利用实验视频向学生展示卤素单质中Cl2、Br2分别与H2反应的过程和现象。

通过实验对比,学生很容易看出Cl2与H2反应更容易发生,反应现象也更加剧烈,学生经过思考分析得出Cl的非金属性大于Br的结论,进而推导出卤素元素中F、Cl、Br、I、At的非金属性大小比较结果是F>Cl>Br>I>At。
         三、创设实操条件,训练学生立体思维
         课堂教学中的立体思维训练是指让学生一边动手操作,一边思考知识应用和体验,通过动态的体验达到让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学习的一种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实验来探究、验证知识形成的原因。在有关化学反应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物质之间的反应变化,学生的思维会随着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对知识的认知更清晰,进一步加深对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的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从教材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化学的影子无处不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如在学习《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第六章第七节内容“蛋白质”时,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相关实验都是在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的现象。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我们所认知的物质中哪些里面含有蛋白质?学生经过讨论给出结论:瘦肉、动物皮毛发、鸡蛋、大豆等。大人们通常会用什么方法鉴别皮包、皮衣是否真皮的,羊毛衫是真羊毛的?这是利用了什么原理?然后教师取出实验器材(动物毛发、人造毛、动物的皮革、人造皮革、鸡蛋、酒精灯、试管……),让学生分组动手实验操作,试验后形成报告。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蛋白质在遇到高温时会变性,我们在生活中煮鸡蛋、煎鸡蛋就是利用蛋白质的这种性质。含有动物蛋白质的物质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在生活中可以利用这个特性来鉴别羊毛衫是否真的含有羊毛。通过实验亲身感受,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逐渐形成立体思维。
         四、与其他学科融合
         各学科知识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实际渗透其他学科。在化学计算题中,有的题涉及数学计算,其实是不折不扣地在考查数学知识,其他科目的知识在化学题中也有体现,因此,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科间的融合。
         化学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化学能力的综合提升,还要有助于学生其他专业课程,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联系起来,将一些专业或生活实际问题合理转化成化学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将学到的化学知识运用到其他专业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化学作为是一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通过课堂教学不仅仅要让广大中职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能得到提高。作为中职学校的化学教师,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学会归纳推理,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助力学生成人成才。
         参考文献:
         [1]卢庆祥、贾风玲、赵恒武,关于中专卫校《化学》教材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等医学教育,2000(10).
         [2]朱立峰,物质分类思想与元素周期表[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