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9期   作者:王茹静
[导读] 2020年初,由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入侵,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
           
         王茹静
         聊城大学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 要:2020年初,由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入侵,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教育部下达指令“停课不听学”,便结实了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谢幼如教授的“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这门课。其中,“混合学习”的理念及模型使我颇受匪浅,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了混合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中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谢幼如教授课程的学习以及对文献的查阅,分析了混合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中的背景,并剖析了“混合学习”的概念,构建出混合学习在小学英语中的实施步骤。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教学设计  混合学习
         
         一、构建背景
         (一)时代背景:教育信息化的催促
         2020年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已进入5G时代,飞速发展的网络互联网技术,使教育行业也紧紧的与网络化技术粘合起来。2018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 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将教育信息化作出教务系统变革的力量,深化互联网与教育融合的理念,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教育信息化为混合学习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新的信息化理念为混合学习模式注入了活力和鲜血。当前,“互联网+”广泛推进中,加速了互联网资源与教育教学的整合。
         (二)政策背景:国家相关政策基本要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党和国家将现代科学技术渗透到各个角落,党中央在《关于教务系统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的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相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国家政策对基础教育阶段教育信息化的重视和支持,为小学英语开展混合学习模式提供了有利契机。
         (三)学科背景:小学英语教学变革的诉求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特点。在义务教育阶段,不仅要把握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应该掌握听、说、读、写的技能,初步具有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同时,英语的学习是开阔视野,提升跨文化意识,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过程。
         二、混合学习的概念
         在谢幼如教授的《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中,将混合学习定义为:“面对面学习(Face-to-Face)和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两种方式的有机结合”,其基本思想是融合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优势,关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结合,促进教学变革。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胡小勇认为混合学习不仅是线与面的混合,也可以是多样化现进技术的混合或者是高低技术的混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结合,“实体”资源与“网络”医院的混合,理论与实际学习的结合等。在本研究中,混合学习不只是线上与线下的简单结合,而是渗透到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资源等各个环节,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施步骤
            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教师的讲,学统一集中在线下教学中,然而混合教学模式的开展使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统一,实现学习的时空转换。
         (一)确定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
         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起着总揽全局的作用,确定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以外研版四年级英语第三册第五模块“Food”为例,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能够听、说认读单词Chinese、fast food、want和some等单词;掌握句型What is he doing? He's making noodles等;并且能够作用所学知识简单的讨论中国和西方的事物,促进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年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已经并不陌生,甚至有部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使此部分学生的学习激情不减,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手段,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
         混合学习模式是由线上与线下学习方式的结合,因此。教学环境除了固定的教室之外,还应该包括线上教学环境?本节课以“Module Five——Food”为例,线上学习通过网络学习综合平台进行,并准备好教学资源。
         (三)设计教学活动,包括线上活动和线下活动
         教学活动的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核心的环节,是否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活动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以“Module Five——Food”这节为例,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设计。
         1.课前预习
         在课前预习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前预习阶段,学生最先了解的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主题内容。例如本节课是以.“Food”为主题,学生会不由自主的联想身边各种各样的事物。其次,将“云课堂”、“微课”等链接发送到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根据链接中的读音率先了解每个单词的发音,学生将认为自己难读的单词标记下来,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的笔和样式画出来,发挥自己的想象,猜测身边不同食物的读音。
         2.重难点讲解
          对于本模块的重点知识点,选择用面对面的线下教学方式进行,在知识点中,重难点是对句型“What is he doing?”等句子的掌握。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对本节课的图画音频进行播放,学生们感知句子读音,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具来讲解句子的含义,并通过反复操练与学生进行互动,使学生初步掌握重难点句型。最后,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分角色朗读,并运用互联网配音功能,展示每位学生的朗读风采,提高正确发音能力,增强合作能力。
         3.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自主学习阶段,学生通过教学平台中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和讨论。以本节课为例,同学们在掌握“Chinese、fast food、noodles”等单词以及“What's he doing?”等句型外,同学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了解中外美食的区别、特点等。在汲取课文知识的同时,进行文化的渲染,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4.练习检测,布置作业
    练习检测可以用来反馈一节课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是巩固知识,调整教学计划的必要步骤。混合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在在线学习平台上进行课堂练习,并完成课后作业,教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作出评价。例如,在学习完第五模块后,通过在线平台完成单词发音练习,平台根据自己的系统检测发音是否正确并给出正确的发音;另外,学生在课后利用“What's he doing?”等句型向家长描述所学的事物,以巩固所学句型。同时教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及时地讲解疑难问题,并对练习和作业及时作出评价。
         五、结语
         随着互联网现代意义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教育更加深度融合,混合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推动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的变革,因此,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是大势所趋,心之所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8).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EB/OL].北京:教育部制.2018-4-23.
         [2]俞曼悦.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通知[OL].中国教育报.2019-11-07.
         [3]凌佳睿.小学英语课堂评价语运用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教育部制.2012:5-8.
[5]中华人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M].北京:教育部制.2010.
[6]谢幼如.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EB/OL].中国大学MOOC.2020-6-29.
[7]王灵杰.小学英语“混合教学”的创新与探索[J].英语教师.2019(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