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聪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四川成都 611130
[内容摘要]: 初中生对英语学习方法不当,态度不端正等造成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且失去信心。本文从初中年级教学班中使用生长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将学生分成人数大约均等的若干小组,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面对这种形式教学可使各组学生在40分钟内各有所获,逐步达到人人达纲、整体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生长教学、学生为主体、分组教学
生长教育对我们来说是个新的名词,而我们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就引领“她”来不断的更新自己。成都七中校长刘国伟指出,构建生长课堂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具有科学和时代的教育理念,不断开拓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吸呐古今中外的文明成果,然后把它奉献给学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而我们所追求的理想课堂就是要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我们重建师生关系,重新认识学生角色及地位,重新认识教师角色及地位,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对话中,真正实现师生人格对等基础上的体验与感悟、探究与创造、交流与交融.课堂不是教师表演、对学生训练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构建生长课堂必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对“人”的研究和调动上,教师必须改变观念,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的朋友关系,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领者和陪伴者。
“学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学生为中心——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而言,二是学习为中心——对于教和学的关系而言,三是学力为中心——对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而言,四是学法为中心——对于教法和学法的关系而言。 总之,“学为中心”的观念,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是“主体”,学习是“主业”,学力是“主轴”,学法是“主因”。教师要从研究教师“怎么教”向研究学生“怎么学”转变,让课堂再也不是令人窒息的机械加工厂,而发展成为多彩的园林,求真的殿堂,生命成长的摇篮。
为此,我认为在英语课堂上的生长就必须改变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代之以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新形式,使英语课堂教学更能适应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而在我的英语课堂上,我尝试通过分组教学,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
一.先摸底,后分组。
分组之前,我对全班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与分析。要了解他们英语知识究竟掌握多少,实际运用能力有多高,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如何? 了解的方法可采用问卷、测验、谈话、等形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并分别提出适当的教学目标。
二.实行组间互帮互学。
我把该班分成三组后,继而建立了C组帮A、B组的个人承包责任制,即由C组或B组的一个学生帮助A组或B组的两个学生,看谁能尽快将自己所负责的两个成员拉入C组和B组中。建立这种承包制的依据是:“合作学习理论”。这种做法的优点有二:一是便于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优生带差生,差生促优生的良好学风,利于增加班内凝聚力,启动学生的内部活力。二是便于教师的指导检查。
分组后,各组成员并不是一成不变。每隔一段时间,经过达标检测分析后,各组成员间个别调整。如将A组个别学生调到B组,将B组学生调到C组。
由于调整是在表扬鼓励的基础上进行的,增强了差生进步的信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针对差生实际实行目标激励
在实施分组教学的同时,通过搞活动,开座谈会等形式,给后进生以充分展示进步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树立学习信心是教学活动的心理准备工作,要变信心为行动则需要有追求的目标。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追求目标愈高则行动的内驱力愈大,但是面对心理素质还不稳定的中学生,如果教师所提的目标过高,使学生可望而不可及,那么所定目标也就成了空谈。所以在分组以后,我总是先由学生自己提出切合实际的长远目标,然后在分析个体情况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修订目标,提出更加具体的近期、中期目标。每当学生在困难面前退缩时,我就用奋斗目标激励他们,使他们重新鼓起奋发向上的勇气,向着目标努力。
2.分组教学,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
实施分组教学,教师最难处理的就是如何在40分钟的有限时间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容易,但教室只有一个,教师只有一人,如何处理好分组讲解、分组练习与重点讲解、具体练习的关系就不容易了。处理不好,就会造成课堂失控,产生新的分化。
我在处理上述问题时,始终把握住先向学生讲清学习本节课的具体目标是什么,练什么,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训练等。通常我的做法是:先为A组讲练,在A组听讲的同时,安排B组与C组做练习。B组练习内容是我课前设计好的,学生练什么,练多少都做好时间和数量上的规定。C组学生以自练为主,允许他们超前做题,也允许他们选择多种练习册自练,对C组学生的练习内容我只做一点规定,就是每个学生必须练习阅读与理解。这样,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调查讲练内容,直至学生练会为止。而对C组学生则采取开放式、自学式与问答式的练习方法。
3.增辟多种形式的小组活动,注重反馈效应
实践经验证明,外语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否与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学生小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必须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活动形式要做到:(1)有利于增强学生间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信息反馈效应(2)有利于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关系,又为每个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创造机会( 3)有利于教学任务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
通过这种分组合作方式,同学们的积极性提高了,专注度提高了,自信心也提高了。就像校长给我们老师对“生长课堂”的概念进行诠释的那样,让我们感悟到“她“的主要特征是开放的、扎实的,温暖的、幸福的,生长是一段温暖的旅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温暖的享受幸福的教育者和学习者,在开放中扎实而温暖地生长!生长课堂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而是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学生的成长为本,在课堂这个特定的空间,师生一起生长知识,生长智慧,生长能力,生长情感。,“学”是教学的中心,构建生长课堂是目标,学生活动是抓手,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更要更新观念,善于学习,勤于反思,勇于实践,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韩刚、王蓉,英语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的准备,《中小学外语教学》第1期,2009,
[2]周榕、何广锏,对初中毕业生英语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的现状调查,《中小学外语教学》第2期,2012
[3]郑士强,小组合作学习下的课堂写真,《中小学外语教学》第7期,2014
[4]如何转换差生的角色,http://www.vvn.cn/info/773.htm
[5]王灵滨. 实施情感教学,激活英语课堂.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