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三重维度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9期   作者: 史素花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寄语广大青年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


         史素花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43007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寄语广大青年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把理想信念比喻为精神上的“钙”。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从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理论上下功夫,从学深悟透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下功夫,从融入笃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下功夫,从理论、历史、实践三个维度下功夫,努力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大学生  共产主义   远大理想     三重维度

         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定要补足精神上的“钙”,从理论、历史、实践三个维度来努力,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负人民重托,不负时代使命,不负青春韶华。
         一、理论维度: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理论
         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就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就是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学习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的前提。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钥匙。掌握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就可以能动地顺应历史潮流,积极主动助力历史车轮滚向前。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常学常新,总能够给人以启迪和智慧。
         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他们吸收了前人的优秀思想,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实现了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跨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根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的根本立场,即人民群众的立场。我们今天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而且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2]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没有工作的繁忙和压力,没有家庭的繁琐事情和责任,有和平稳定的时代大环境,有充分的时间到图书馆看书学习,有与同龄人切磋交流的良好条件,有与师长请教讨论的便利条件。青年大学生要专攻博览,又要关注社会,关注人民生活,把所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做到学有所用。学习马克思主义,不能蜻蜓点水,要学懂弄通,掌握精髓。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是为了装点门面,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恩格斯曾明确地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是行动的指南。而要真正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学好。青年大学生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发展的辩证的全面的观点来看待马克思主义。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在一百多年前,借口今天的时代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不同而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这其实是一种非常肤浅的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看法。我们承认马克思主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得出的一些具体结论可能不适应今天的时代,但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基本立场、基本方法是没有过时的,而且也不会过时。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3]马克思主义是彻底的能够说服人的理论,真正学懂弄通了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疑问。
         理论是行动的向导,大学生要注重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领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背诵一些基本原理就能完成的,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结合自身阅历不断加深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读原著悟原理,获取原汁原味的理论知识。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4]结合实际学,带着问题学。学习马克思主义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在实践中关注时代发展中的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带着问题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实践没有终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任务就没有结束。
         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多思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立场,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在学思践悟中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历史维度:习深悟透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5]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了解过去才能展望未来,了解历史才能读懂现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掌握了矛盾的普遍性,而掌握中国近现代史是掌握矛盾的特殊性的必要前提。不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就不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伟大,不了解中国近现代史,就不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来之不易和这条道路带来的光辉成就。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党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忘记历史就是背叛,而不懂历史无法笃定前行。2020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中强调:“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6]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被压迫被奴役的血泪史。从鸦片战争都甲午战争,再到八国联军侵华,我国遭受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但是不屈不挠的中国人从未放弃过抗争,从未放弃过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从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到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从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再到辛亥革命。一次次的努力抗争,推动着历史车轮艰难前行。在辛亥革命中终于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中国依然没有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困境。在资产阶级风起云涌的革命中,中国的无产阶级也在孕育力量。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国无产阶级终于以独立姿态登上历史舞台。19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扛起探索中国出路的重任,时代和形势把无产阶级推向历史舞台,无产阶级没有辜负时代,没有辜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顽强的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也迎来了富强的曙光。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快车道,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了由站起来向富起来的飞跃,正迎来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史是一部充满曲折由幼小走向强大,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由中国走向世界的光辉历史。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由于理论上的不成熟,实践的不充分,矛盾没有充分暴露,出现过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也有过右倾和“左”倾的错误。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挫折中不断反思,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随着实践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不断深入,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史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温饱不足走向小康社会的历史。学习改革开放史,可以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通向共产主义大道上一步一个脚印地砥砺前行。学习改革开放史可以了解中国共产党从未放弃过共产主义的追求,中国共产党从未停止过对社会主义的思考和探索。改革开放之初的贫穷落后,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后的伟大成就,从吃不饱到吃得饱,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人们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支持度不断提高,人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满意度不断提升,人们离美好生活的实现越来越近。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由重视生产关系的调整到重视生产力的发展、重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从历史的长河,人们更加坚信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由此,青年大学生能够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新中国史是人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正迎来强起来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开拓创新的禀赋。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摆脱了被动挨打受奴役受剥削的历史,使中国人民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民感谢中国共产党、拥护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创造了两弹一星的伟大成就,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政治保障。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的初步探索,虽经历了曲折,但功不可没,为以后的探索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中,中国人民找到了改革开放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像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创造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奇迹,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国创造奇迹的历史并没有结束,未来的中国还将创造更大更多的奇迹。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中国人民也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再创辉煌。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科学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正确的,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是旺盛的,共产主义的理想是能够实现的。
社会主义发展史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落后走向富强的历史。虽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崎岖不平,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改初心,勇担时代使命。从历史的发展中,人们都认识到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才能不断前进,只要符合历史潮流,就能克服苦难,解决难题,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加优越的社会制度,是能够经受时间考验,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但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要在正确的科学的理论指导下,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实践,不断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需要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领导,需要中国人民的团结一心奋勇拼搏。
只有深入地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才能深刻地领悟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才能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三、实践维度:融入笃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想的实现不是一帆风顺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更不是一马平川的,而是充满了曲折和坎坷,充满了艰辛和磨难。从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到现在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一种模式到多种道路,有低谷有高潮,有徘徊探索有凯哥猛进。中国共产党人是坚持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既埋头做好眼前的事情,也始终坚持最高纲领的方向。社会主义的发展虽然曲折,但历史的车轮始终滚滚向前,因为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人在砥砺前行,有坚持信仰的人在创造实践的辉煌。离开实践,再美好的愿望和理想都无法实现,离开实践,共产主义理想就会变成空中楼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绝不是一种空洞的口号,而是在实践中始终朝着共产主义的方向的奋勇前进。
         近代中国是遭受了被动挨打,但不屈不挠的中国人从来没有放弃过抗争,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在知识分子努力传播真理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得到了有识之士的赞同认可;在共产主义小组的努力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人民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实践中,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被推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中,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人民的伟大探索和实践中,中国人民选择了改革开放,走上了富起来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人民创造富起来的实践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逐步走向现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中国人民将会实现梦寐以求的美好生活。每一步都是实践在推动,每一步都是在奋斗中砥砺前行,在实践中不断圆梦。新时代的今天,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飞跃,更离不开实践。坚持理想离不开实践,梦想的实现更离开实践,离开实践,一起都是水中花镜中月。重视实践,勇于实践,才能张开理想的风帆,破浪前行。
         青年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离不开轰轰烈烈的社会实践,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历史际遇,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一场接力赛,每一代人都要跑好自己时代的那一棒。青年大学生要把自己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梦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结合,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实现自身的理想,在实现自身理想的过程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只有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当代的青年大学生才能顺应历史潮流,在历史的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如果把自己局限于自身名利的追逐上,将限制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限制自己的才华,限制自己的发展。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崇高理想才能提供不竭的动力。
         理想的树立离不开实践,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实践,在实践中树立理想,在实践中推动理想的实现。切不可好高骛远、哗众取宠、贻误青春韶华。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就是把崇高远大理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总书记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敲锣打鼓可以实现的。每一位大学生都在实践中成长成才,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就是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贡献。听党话跟党走,就要努力学习党的理论,关注时代发展,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关注自己从事的专业、行业发展所需要的本领,不但锻造自己,提升自己,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尽情施展才华,播洒汗水,为人民多做实事好事,就是在践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在践行中更加笃定崇高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2][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154,44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467页。
[5]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01)。
[6]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 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N].人民日报,2020-7-1(01).


作者简介:史素花,女,河南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现任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思政课部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