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9期   作者:赵亭
[导读] 在小学科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需要明白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验重要性


         赵亭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文苑学校    255000
         摘要:在小学科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需要明白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验重要性。利用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知识认知深度,增加学生的学习理解,这样才能够切实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水平。本文将以现阶段小学科学教育在实验中暴露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完善思路和应对对策,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展现小学科学教育的魅力与价值。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问题;对策
         前言:在新课改持续推进的今天,如今小学科学实验教育成为了我国小学阶段很重要的部分。小学科学教育需要表现出实验学习重视度,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各种科学方面的内容、知识,以及这些内容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需要利用动手操作与实验模拟过程,在逐层深入、循序渐进中程序化、模式化教学过程。当然因为限制性因素比较多,所以有些实验的操作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此时就需要教师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一、现阶段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问题
(一)缺少目的性与计划性
         实验教育的价值是很多教师都明白的,教师了解实验教育价值和重要性。不过实验教学中,许多教师显然没有按照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安排实验操作内容和流程。教学过程的枯燥与无聊让学生无法形成科学实验主动性和兴趣[1]。甚至不少学生因此出现了厌学问题。小学科学是学生首次接触科学知识的重要学科,学生最初往往会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长期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所以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学习热情,无法表现出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实验前需要做好教材文本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并制定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的教学模式,否则学生就会出现迷茫、焦虑情绪,无法保障实验有序进行。
(二)教学内容不科学且闭塞
         小学科学实验中,教师没有结合最新的要求和实验内容,调整和明确教学方法、确定教学内容方向。所以很多时候实验内容并没有满足学生成长和学习需要,直接影响了实验质量、教学效果。许多教师往往会按照往年教学经验组织教学[2]。教师所选择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实验材料集中于原来的实验内容。虽然这种实验教学方法可以高效率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实验能力,但显然和新课标创新素养培养要求冲突,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教师此时只能按照原有内容实验,势必会出现课题方式闭塞、内容不合理问题。


(三)小组合作不合理
         合作学习是目前很常用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主动性。可是很多教师显然没有科学分组[3]。分组时,教师表现的十分随意。教师并没有按照学生的能力、表现和需求分组,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模式无法展现合作学习优势与魅力。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优化方法
(一)明确实验教学地位与目的
         课堂上教师扮演的角色是教学组织者、引导者。实验前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了解教学目标,并选择科学、正确教学方向。用正确目标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最终效果与质量,改善当前教学现状。面对新时期背景,小学科学实验需要将重心放在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让学生能够灵活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科学知识了解与认知程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收获知识,形成实验主动性。小学科学教学需要教师体现出实验教育的价值与追求,严格按照新课标落实实验操作内容和项目,并严谨的结合要求教学,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和爱心,鼓励学生认知学习,正确实验。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
(二)健全实验体系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贯彻教学目标,并在实践中完善教学内容,打造统一教学结构、教学主题。教师需要做好教材文本的深入研究,把握小学科学中的关键点、难点和重点。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保障学生学习质量。此外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状况设计目标,在层层落实、层层深入中,让实验过程与小学科学融为一体。
         比如在讲解《声音的传播》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前与学生一起准备各种各样的实验材料,包括各种金属板、玻璃板、石膏板、模板,随后将学生分为两组,并让不同组学生站在不同位置,随后让学生隔着这些板材对另一边的同学说话,用传话游戏的方法带领学生感受声音传播的特点。这样的简单实验难度不大,却能够直观呈现知识。随后教师让学生自行叙述实验过程、内容以及从中得到的收获。这时候学生就会根据实验过程中的见解,表述出自己对于不同物体的声音传播效果,有的物品声音很难传播,有的物品声音传播十分清楚。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学习能力。新课改视角下必须体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开发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教师需要让学生能够自我实验、分析和探究知识,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科学实验意识和能力。
结语:小学科学是非常有趣的课程,其中很多内容和以后要学习的物理、化学知识有联系。也就是说学好小学科学知识,对学生今后学习领域层次更高的内容有非常好的奠基和帮助作用。教师需要灵活教学、创新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林晓光.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实验创新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92.
[2]王岚,李文刚.谈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重要性[J].中国农村教育,2020(18):97-98.
[3]方绿珍.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J].数字教育,2020,6(03):58-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