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转变思路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创新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9期   作者:袁文光
[导读] 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计算机职业教学一直都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袁文光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410007   
         摘要: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计算机职业教学一直都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现有的计算机职业教学模式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还需要不停地转换思路,探索实践,找到适应计算机职业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新模式
         引言: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的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教育学院作为专业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地方,要不断地根据社会要求来改变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保证这里的学生在工作时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有所作为。计算机课程内容艰深繁多,老师一定要找准定位,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其学习热情和效率,这样才能顺应潮流,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人才。
         一、职业教育中现有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与其他教育类型相比,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大多为来自农村或者文化层次较低的学生。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他们对计算机很陌生,所以操作起来比较缓慢,这样就会导致可能出现计算机课程跟不上等情况[1]。在此情况下,如果老师没有了解到每个人的合理情况并加以引导,可能就会导致课程毫无进展的情况。
         同时,现在职业院校的很多学生都沉迷网络,游戏度日,无法集中心思学习。如果没有老师认真有力的监管,那么他们就不会投身到学习中去。所以老师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上,更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他们进行认真的教育和引导,这样才能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教学上的问题
         在现有职业教育的计算机教学中,课程的主要形式为在计算机机房中授课。在刚开始的计算机实践操作类课程中,学生们都会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积极性,但随着计算机课程的逐步推进和深入,学生们很快就会感到课程的枯燥无聊,并产生畏难厌学情绪。还有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操作的指导规范,使计算机这样一门实践动手为主的课完全变成了脱离现实的理论教学。
         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认识误区,对实践操作产生足够重视,不能一味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学校条件制约的问题
         由于计算机课程在很多职业院校中都被定位为基础通识类课程,很多职业院校对此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2]。计算机课程需要专门的机房和软硬件配套设施,但是很多学校没有分配足够多的教学经费,这样导致了很多院校的机房设施软件、硬件都跟不上目前计算机发展的情况,设施的缺失会直接影响计算机课程的效果。


         二、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的新模式
         (一)从学生自身出发提高学习兴趣
         职业教育中,比较突出的状况就是每个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自己家里就有计算机,在上学之前就已经对计算机的操作比较熟练;一些喜欢网络游戏的同学,因为经常打游戏,所以计算机水平也相对较高;而一些条件比较差或者很少接触计算机的同学,可能根本对计算机操作一窍不通。在这样不均衡不统一的状态下,如果只采用统一机械的教学方法,那么教学效果是肯定不理想的。所以计算机教学上可以先对学生们的情况进行摸底,了解每个人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然后将学生们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小组进行针对教学。这样分层次的教学使得教学更加具体有针对性,能够很好地适应每个人的具体情况,
         满足每个人的学习需求,同时能够提高每个人的课程学习兴趣和课程教学效果。
         (二)运用实例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
         在职业教育的计算机教学中可以采用范例教学的方法,用实例来教授学生如何进行计算机的具体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计算机的专业知识。例如对Excel进行操作学习是计算机职业教育教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应该掌握如何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在学生们学会如何熟练地进行表格绘制后,可以让教师为同学们做一个实例示范,记录一组数据,然后找出其最大、最小值,计算其平均值。学生们可以分成不同小组,按照老师的示范,每组学生都可以采集不同数据,制作类似表格,之后由同学们共同检查评价,得到课程考核分数。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教授了学生们专业的计算机知识,还可以为学生们提供独立思考、自主创造的机会,同时也促进了同学们的相互沟通合作。
         (三)通过案例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积极性
         计算机教学讲究知识与技能并重,只督促学生们进行机械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结果。在教学中,老师可以为学生们创立一个特定的情境,让他们置身其中去进行思考操作。例如在学习PPT制作时,可以要求学生们以介绍中秋节的习俗为主题来用PPT制作自己的展示内容,学生们可以去网上去搜索相关资料,然后制作PPT。在PPT的制作过程中,遇到不懂的操作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求指导,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制作。PPT制作完成后,由学生们自己进行讲解如何进行制作和其中的操作难点,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其中,提高每个人的学习积极性。
         (四)学院加大对计算机课程投入
         在学生们的日后的生活工作中,计算机应用是必不可少的。计算机课程和其他课程相比非常不同之处是它不能仅仅依靠书本,更需要实际的操作演练[3]。为了学生们在就业后能够更好地融入自己的工作岗位,职业学院应该加大对计算机机房的投入来满足计算机相关课程的需求。同时计算机机房还应该有配套的软硬件设施来配合教学工作的进行。
         总结:在传统的职业计算机教学模式下,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太理想,这就督促着我们应该转变思维,寻找出更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职业计算机教学的模式并不是固定单一的,只要促进教学都是可以采用的,这就需要教学者不断地去探索实践。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改变不是追求表面肤浅的形式,转换思路授业解惑才是最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刚.计算机实训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5:114.
[2]乔红.以“任务驱动”教学法构建中职计算机教学新模式[J].现代商贸工业,2017,04:179-180.
[3]苏新梅.探索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新体系构建高职特色的教学新模式[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4,01:114-115+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