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9期   作者:郁有兰
[导读] 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郁有兰
         山东省临沂市第九中学    276000
         摘要: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而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培养要保证知识理解和思想认识的参与,在教学参与中感受和体会,以此不仅能保证知识的有效理解认识,还能带动行为习惯和素养的成长。因此,教师要做参与式教学的运用,将学生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目标和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实现有效教学。本文介绍了初中生物运用参与式教学的意义和策略,并提出了创新发展的方法,希望达成教学与学习的结合。
         关键词:初中生物;参与式教学法;意义;运用策略;发展
         
         前言: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在内容上吸引学生思考探究,在形式上保证探究参与,有探究休息的过程,并设置参与式学习的结构和活动,让知识通过自身探索获取,能够在学习中获取综合素质的成长。初中生物课程中参与式教学的运用需要教师做教育思想的转变,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想法和认识,并从生本理念出发改进教学模式,使参与式教学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保证学生在其中的参与。
         一、初中生物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意义
         参与式教学法不同于知识的传递,而是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思考、探究、讨论等个人学习完成知识的获取。所以参与式教学可以提升知识的理解深度,建立生物知识的科学认识,能够将理论知识记忆的学习方式变为深度的学习思考。教学的参与能够营造积极学习的氛围,学习变成主观需求,其生物素养和科学素养也就能够有所养成[1]。参与式教学还能强化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认识,更好的体会和了解生物学中的生命,对培养生命观念有积极作用。
         二、初中生物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策略
         参与式教学在初中生物课程中的应用要结合学生自主学习,让参与变成主动的行为,有过程的指导,有能力的培养,也有教学的强化。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兴趣
         教学参与应是主动的兴趣,并有相应的理解认识。生物教师在参与式教学运用中应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做知识导入,激发知识探究的兴趣。比如在《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介绍大猩猩学习数学的实验,能够让学生对于课程内容产生学习理解的兴趣,主动参与到探索和实践当中。
         (二)开展合作学习保证参与
         在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和基础认知的情况下,参与式教学要保证每个学生有参与生物学习的空间和方向。在此过程中需要解决学困生缺乏能力,学生认知完善。方法上可以开展合作学习,对学生进行互补分组,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想法和解决理解问题的机会,并且提高参与式教学的效率,既保证教学参与下的知识获取,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2]。比如《线性动物和环节动物》的教学中,基础知识内容多,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总结两种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保证教学中有学习参与的行为和思想认识的深入。


         (三)渗透科学素养组织探究
         生物作为科学学科,在知识教学中应培养科学素养。参与式教学的运用能够让学生有具体的知识认识,教师可以在过程上渗透科学素养,以组织参与式的生物探究学习结构,培养生物学习能力,也培养科学素养。比如在《植物的生殖》课程中,可以基于学生对植物生殖的认识作为科学假设或者研究内容,然后开展参与式的探究学习,在教材中挖掘植物生殖知识,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说明,以形成一个具体的植物生殖科学知识。以科学素养为核心的参与式教学,有助于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并能强化知识与生活认知的联系。
         (四)建立趣味知识问答活动
         参与式教学的运用要培养参与教学的习惯,并让知识内容有所内化吸收,强化理解记忆。在方法上可以建立趣味知识问答活动,以活动的形式保证学生的参与,而问题的形式能够保证一些隐藏性的问题得到提出并解决,保证文化知识教学的效果。
         三、初中生物课程参与式教学法的发展
         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要随着教育的进步进行创新发展,以保证学生在教学中有更好的参与,获得更为深刻地参与体验。其中以信息技术的应用、生活观察为发展方向。现在的初中阶段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并且有的多样化的分容。参与式教学就可以与信息技术结合,指导课前预习,进行课堂精准指导,提高参与式教学的教学效果[3]。比如在《哺乳动物》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以微课来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将哺乳动物的习性、生理等建设为一个微课,让学生在课文自主学习,提高知识理解的参与,也为课堂中的科学探究奠定基础。而在课堂中的则利用中控教学平台,与学生通过平板设备做出互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将哺乳动物的理解认识表达粗出来,而教师可以做精准指导,提高学生在教学参与中的知识理解。
         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参与式教学可以从生活中生物知识的发现和应用为目标,让生物教学走进生活,也让学生基于生物知识的理解认识在生活中做实验观察,以知识应用实现参与式教学的组织,可以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认识,也能促进生物学科学素养的养成。比如,在《鱼》的教学中,就让学生在生活中作观察记录,验证自身课程中的理解认识,这是真实体会下的教学参与,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生物知识,并建立科学认识。
         结论:总而言之,初中生物教学中参与式教学的有效运用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建立一个科学探究的教学过程,生物知识不仅能得到呈现被学生所理解认识,参与中也会有生物素养的建立和提升。而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参与理解,但是也要保证参与式学习下知识理解的正确性,使教学的开展能够带动学生的成长,形成一个逐步探究的学习环境,保证生物课程知识的有效理解认识。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初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64.
         [2]冯晓雯.探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29):93-94.
         [3]甘正兰.初中生物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与实践[J].求知导刊,2020(09):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