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兵
甘肃省宕昌县兴化九年制学校 甘肃 陇南 748507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信息化的快速进步,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微课成为新型的教学方式。初中是学生即将步入高等学府的重要阶段,而生物知识的学习则为未来更高的知识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教师应该对初中生物课堂进行有效创新,从而使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更加高效,使学生对生物课堂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本文将通过微课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研究和分析,力求在初中生物课堂中产生创新,在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掌握,为初中生物微课应用教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信息化;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创新应用
引言:
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的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对于生物课堂兴趣热情低下,同时也使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效率低下。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微课成为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新型教学形式。通过微课这一教学模式,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相关的生物知识进行丰富的拓展与检索,从而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全面发展。
一、学生参与设计,增添趣味性
生物课程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1]。在微课投入初中生物课堂的应用中,时常由于课件的设计不够合理或者趣味性不足等缺陷,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课堂教学前的微课设计中,教师应该对学生持以开放态度,从而使学生参与到微课课件的设计中,为课件内容增添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高。
教学案例一:在八年级生物的第一章节《鸟》的课堂教学前,教师邀请学生参与到微课课件的设计当中。学生通过在网络中的检索,为课堂教学的微课课件找到了各种拓展类知识,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鸟、最小的鸟、最笨的鸟、最聪明的鸟以及飞的最高的鸟等。通过学生对微课课件的设计,将具有趣味性的插图以及视频、鸟类的叫声等融入微课课件中,从而使课件得到丰富,最终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高。通过学生进行课件参与设计,再进行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看到自己为课件所提供的知识点或者问题等,能够使学生心理产生成就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将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通过上述课堂教学案例,能够看到学生参与到微课课件的设计具有积极性推动作用,而这一作用则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课堂学习。学生对教学课件的设计参与能够体现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民主性,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能够发挥微课的有利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及发展。
二、多元化备课,全面教学
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对于教师设计的PPT类课件不感兴趣,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没有高度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2]。微课的形式是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在微课课件的设计中,可以进行不同课件的设计,例如视频等方式,通过不同的课件形式进行教学工作,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课堂教学的高效要求。
教学案例二:在初中生物《细菌》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以微课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中,学生通过教材和课件来认识细菌,但是由于图片不具备生命感,导致学生没有高度的学习兴趣。在这一情况下,教师对学生应该有其他形式的课件准备,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在网络上进行检索,教师能够找到细菌在显微镜下的活动视频,从而在课堂中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活动的细菌,从而引起学生的高度学习兴趣。这一过程中,由于教师对于课堂课件的准备比较充足,所以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兴趣程度不高的情况下进行其他形式课件的展示教学。这一点说明了微课具有多元化的设计形式,教师应该大力发挥这一优势,从而为学生的课堂教学进行课件的丰富和充满趣味。
通过上述教学案例,能够清晰看到微课在应用与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所体现出其多元化的特点,不仅如此,微课的展示形式也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从而使学生对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充满热情与积极性的投入。
三、注重评价,提高标准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各学校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3]。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后,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课后评价,而课后评价的形式也是以微课进行设计,从而使学生的评价标准得到有效的提升。在传统过程中,生物课堂后的课堂评价工作少之又少,这导致了教师对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够明确,而学生则不能够认识到自己课堂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不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知识的补充与巩固[4]。
教学案例三:在初中生物课堂《哺乳动物》教学完成后,教师应该通过自己课前设计的课件对学生进行下课前的学习评价,而评价的问题则是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设计的。在课件中,教师通过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进行某一动物的简单了解,在了解后进行回答问题:该动物是否属于哺乳动物。经过多个视频的设计以及问题的提出,能够使学生在下课前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并且能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拓展,从而高效掌握。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注重学生的下课前评价,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评价方式依旧是应用微课的形式,从而使学生在这一时间内依旧对教师的教学具有高度的学习兴趣,从而避免了传统教学中下课前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的问题。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人才的高度要求,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初中生物课堂带来了新的教学形式,注入了新的教学活力。而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对微课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应用,从而使微课能够正确发挥其作用与优势,促进初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为学生即将面临的中考奠定知识基础,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生物学基础。
参考文献
[1]袁会娟. 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18):748.
[2]林素玉. 微课在初中生物复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9(12):0030-0030.
[3]刘锋利. 基于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C]// 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 2019.
[4]涂福良. 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013(01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