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意犹未尽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9期   作者:黄露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开始关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这类学科

         黄露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石屏镇石屏中学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开始关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这类学科。因此,作为教师更应该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面的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创新,一是要重视学生的文本内容学习,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由此,写此篇文章与大家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意犹未尽”——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面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新课改革,当前社会对教师教授此门课程有了新的要求。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它不仅能够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还能帮助学生们深入了解到道德与法治的关系,进而让学生们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对于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教师要懂得让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时俱进,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使之与当前教育形式相对应。而小学生能够深入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使之具有良好的素养,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小学课堂与法治的意犹未尽”——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
         一、课本知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热情。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讲学习课本知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新科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例如,课本"多远文化         多样魅力"这章内容就有文本知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体现。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育部下达相关的要求,结合课本知识,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渠道搜集有关世界各地的文化的图片、文本书籍、声音材料进行总结,以短视频的方式呈现在课堂教学上。而在课堂教学内容方面,文本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了视频世界各地的文化,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而培养学生兴趣。换而言之,这种教学策略,不妨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意犹未尽”之提高学生兴趣进而培养核心素养的优良方法之一,继而可以达到兴趣激发学习能力,能力促进素养提升的作用。
         由此可见,将道德与法治文本知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是有必要的,信息技术使得学生获得多样的学习资源,能够帮助学生产生浓烈兴趣,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到渠成。
         二、生活元素与课本内容相结合
         学习效率是一个人学习进度有利的助推器,因此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生活元素与课本内容相结合,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程理解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深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功效。

         
         例如,在"应对自然灾害"这章内容中,文本在教学中引入了相关的生活元素。         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这项活动用地震、干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来引导学生与课本内容相结合。再将学生分组,让学生组内讨论,让他们了解到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应当采取怎样防护措施。就小学生而言,生活元素与课本内容相结合,不仅能够调动学生思考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让小学生能更好的掌握面对自然灾害时应怎样沉着冷静,采取措施,以达到更好的学以致用的效果。         
         由此可见,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来说,将生活元素和文本内容相结合,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策略是必要的,让学生深入学习文本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更能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的作用。         
         三、开展活动与培养实践能力相结合
         实践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将开展多样的活动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相结合是有必要的。
         例如,"地球--我们的家园"这章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更好热爱环境,保护地球,以文本的形式给学生展现一个开展“我为地球清扫卫生"实践活动的形式。实践中,他向学生分发了扫帚等生活工具,引导学生利用清扫用具,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来对教室,街道以及周边社区进行打扫,让同学们的思想天堂变得更加美好,窗明几净。同时,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学生不仅深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又比如,"让我自己来整理"这章文本知识中,书中向我们开展"我的房间我整理"的实践活动,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可以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间的教学策略,不仅可以让学生们知道能力的培养与实践密不可分,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使得他们的动手能力进而得以提升。
         总而言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借助教学内容,开展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使得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的核心素养由此获得更高更快更好的提升。         
         综上所述,就教学而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必要的,一个良好的核心素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还能使其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改中要承担起属于教师的职责,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本上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毕丽萍: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J]晋华小学老师2019,(06):19
         [2]刘汝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07)         
         [3]崔梅:论新形势下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转变[J].成才之路,2018,(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