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考点效度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9期   作者:张梅
[导读] 本文以近十年高考英语全国二卷的完形填空题为研究对象

         张梅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二中学  843000
         摘要:本文以近十年高考英语全国二卷的完形填空题为研究对象,采用董曼霞关于完形填空的分析框架,利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考点层次,焦点因素,空格间距和空格词性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全国二卷的完形填空考点层次合理,焦点因素以意义因素为主,具有较高的考点效度,但与此同时,空格词性缺乏对于虚词的考查,有些空格间距不合理。据此,本文为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试题的命制和高中英语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全国二卷 完形填空 考点效度
一、引言
         完形填空测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1953年,语言学家泰勒以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概念为基础在《完型程序》(cloze procedure)一书中提出了完形填空。最初它被用于测试母语阅读材料的可读性和测试者的阅读理解能力。1983年,布朗提出完形填空不仅可以用于测试母语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测试学生外语或二外的综合运用能力。自此,完形填空被广泛应用于测试学生外语或二外的语言水平和能力。我国对于完形填空的广泛使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
         为了对于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的研究现状有更好的了解,笔者将“高考英语”输入中国知网,结果发现:从2010年到2019年间,关于完形填空的研究论文只有92篇,每年平均不到10篇。在这92篇论文中,关于效度研究的只有26篇,这说明我国学者对于完形填空效度的研究还很不足。因此,本文对全国二卷进行历时分析,一方面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对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的命制提出建议。
二、研究框架
         考点效度最早由我国的语言学家李筱菊教授提出,包括考点层次和焦点因素。其中,考点层次包括单词层次,短语层次,句子层次和语篇层次,焦点因素包括意义因素,语法因素和惯用搭配因素。然而,董曼霞教授认为这些项目不足以分析完形填空的考点效度,因此在参考了《考试大纲》后,她又增加了空格词性和空格间距这两个项目。因此本文的研究框架包括:考点层次,焦点因素,空格词性和空格间距。
三、结果与讨论
(一)考点层次
         考点层次是指测试者在答题时需要考虑多广的上下信息及多少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考点层次从高到低分为语篇层次,句子层次,短语层次和单词层次。单词层次是指学生在答题时仅需要考虑单词的形式和构词法。短语层次指的是学生在答题时要考虑短语的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句子层次指的是根据本句中的信息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语篇层次指的是借助跨句信息去答题。考点层次越高,考点效度也越高。
         通过研究表明,总体上,完形填空侧重对于语篇层次的考查,其次是对于句子层次的考查,词组层次的考查最少,没有涉及对于单词层次的考查。这说明高考完形填空题侧重于学生对上下文信息的理解以及全文中心思想的把握,反映了其“突出语篇”的命题思路。然而,对于各个层次的考查存在较大幅度的波动,例如语篇层次的考查,有的达到了75%,而有的只有35%。因此,试题命制者要保持各个年份不同考点层次的平衡以及试卷中不同层次题目的合理分布。
(二)焦点因素
         根据李筱菊教授的考点效度概念,焦点因素包括语法因素,惯用搭配因素和意义因素。一般来说,考点层次越高,就越会考查意义因素。但是,一个考点层次不一定会对应一个焦点因素,也有可能一个考点层次,对应三个焦点因素。
         相关数据表明,近十年完形填空的焦点因素以意义因素为主,除了2011年,其余年份都达到了100%,没有涉及语法因素的考查。这说明,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的考查注重学生对于篇章的理解,惯用搭配因素和语法因素基本被忽略。完形填空作为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题型,应该涉及到各个因素的考查,所以,建议试题命制者适量增加对于语法因素和惯用搭配因素的考查题目。
(三)空格词性
         空格词性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种。实词包括形容词,副词,动词,名词和代词。而虚词则包括连词和介词等。笔者在进行数据统计时,把一些词组和短语依据其意义和功能分别归入相应词性中,如以形容词意义为主的词组和短语均归入形容词。


         近十年完形填空的空格词性体现了“实词为主,虚词为辅”的特点:实词考查比重非常大,2010年,2013年,2017年实词的考查达到了100%,而虚词的考查所占比重很小,2014年,2015年,2018年和2019年只有5%。实词的考查注重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而虚词的考查,比如连词的考查,注重学生对于篇章结构和上下文关系的理解,因此,二者都很重要。所以,建议试题命制者适量增加虚词的考查。
(四)空格间距
         空格间距指的是两个设空之间的距离。关于合适的空格间距,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李筱菊教授认为空格间距应该不少于三个词。Henning(2001)认为恰当的空格间距应该在5到10个词之间。舒运祥(2001)也认为首句不设空并且空格间距应该不少于4个词,平均间距不超过11个词。
         就近十年的空格间距而言,第一,最长间距波动较大,从15个词到44个词不等。第二,部分年份完形填空题的最短间距不合理,比如2014年和2018年,最短间距只有2个词。笔者认为,没有必要为了提高试题的难度,而设置太短的设空间距。笔者认为,3个词是恰当的最短间距。第三,平均间距在11个词左右,这与舒运祥的观点一致,说明近十年完形填空的平均间距是恰当的。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近十年完形填空的历时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考点层次分布合理,焦点因素以意义因素为主导,空格词性呈现出“实词为主,虚词为辅”的特点;但与此同时,考点层次忽略了对于短语层次的考查,焦点因素过于集中在意义因素,空格词性缺少对于虚词的考查,部分年份的最长空格间距和最短空格间距不合理。
         鉴于上述分析结果,笔者为高考完形填空的命制和高考英语完形填空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建议试题命制者适量增加短语层次和惯用搭配因素以及虚词的考查并合理设置空格间距。完形填空是一项综合考察学生能力的题型,其命题特点应该反映其综合性和全面性,而适量短语层次和惯用搭配因素的考查可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适量增加虚词的考查,可以增加试题的区分度,进而服务于高考选拔人才的目标。设空间距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试题的难易程度。如果间距太长,学生获得的已知信息越多,答题便更容易。反之依然。所以,试题命制者应该把控最长间距和最短间距,力保每年的设空间距保持均衡。
         第二,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让学生养成注重篇章特点的习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于语篇知识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渗透有关语篇知识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语篇意识,把握语篇的结构特征,从而提高理解语篇意义的能力。语音、词汇、语法都是语篇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理解和建构语篇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高中的完形填空教学更要注重对于语篇的分析,处理好语篇中各个要素的关系。另外,老师要鼓励学生夯实语言基本功,听说读写看五项技能同步发展,为正确理解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语言技能包括传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外,还新增了“看”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利用多模态语篇中的各种符号去帮助理解,对于完形填空而言,学生要关注理解符号的意义,比如冒号和破折号等来帮助解题。
         参考文献:
         [1]董曼霞. 高考英语全国卷完形填空篇章特点与考点效度研究[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4(08):57-64+47.
         [2] 李筱菊. 《外语测试科学与艺术》[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23-27.
         [3] 舒运祥. 《外语测试的理论与方法》[M].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2001:45-50.
         [4]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28-29+35.
         [5]Henning, G. A Guide to Language Testing: Development, Evaluation and Research[M].California: Heinle, (2001): 18-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