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初中生对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能力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9期   作者:王庆美
[导读] 一直以来,历史材料分析题在中考历史分数中所占比例都较大,

         王庆美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中学  678001)
         【摘要】:一直以来,历史材料分析题在中考历史分数中所占比例都较大,初中时期是初中生系统化地学习历史的时期,要注重学生历史思维品质的培养,注重让学生掌握方法与技能,要提高初中生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实现让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理念。历史题考查要点集中表现为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以及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因此历史教学第一要引导学生夯实基础知识,第二要培养学生准确捕捉题干信息,精准答题能力;第三在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规律,对历史知识理解记忆,进而使其形成良性循环。
         【关键词】:初中教育; 历史材料解析题; 解答能力
         最近几年来,历史材料解析题成为中考的典型题型,分值比例大,换言之,无题不材料。一些学生在解答材料分析题时往往无从下手,导致历史成绩较差,这成为了历史教师面临的主要难题。
         历史材料解答题可以分为四大类型,文字形(文言文、现代文、外文翻译等);数据型(数字表格、饼状图、柱状图、曲线图等);图片型(文物图、漫画图等);混合型(文字、数据、图片等的综合)。新课标下的材料分析题成了试卷的半壁江山。阅读理解清楚材料内容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基础,是解答好材料解析题的第一步。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材料题,要想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首先要对所给的材料进行仔细地阅读。而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点要求:
         一、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历史学科包含丰富的信息资源,其门类繁多,内容涵盖古今中外,综合性强,所以学生对信息处理的能力便成为历史考试考核的重点。当前,历史教材每一章节都包含原始材料,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同教材重点有关的史料,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例如在“辛亥革命的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设计“针对这一次革命,史学界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请从教材中列举几种,并判断其属于哪一种史观”。学生总结分析出以下几种史观:这一次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革命运动;这一次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次革命是中国民族解放运动。
         二、调查分析学生做材料题现状及原因         
          为了解目前初中生历史材料题解析能力的现状,笔者在所任教的三个班级随机发放了95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95份。调查的现状及其归因分析如下:
          1.超过半数的学生做历史材料解析题存在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平时做题少。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36%的学生对历史材料题很感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在兴趣的引领下愿意去做材料解析题,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64%的学生在做历史材料题方面存在困难,超过半数以上同学,这是一个令人堪忧的现状,说明教师对学生进行材料解析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分析存在困难的原因:42%的学生认为平时做历史材料解析题少,20%的学生认为老师缺少指导,38%的学生认为理解能力欠缺。很显然学生之所以在做历史材料解析题存在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平时历史材料解析题做的少。
         2.大多数学生对历史材料解析题还是相当重视的。
         从学生对材料学习的心态而言,调查中,选择愿意所占的比例较大,达 72%数据超过七成,说明大多数学生对历史材料材料解析题还是相当重视的。愿意接受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各种解题技巧方面的训练。非常迫切需要老师的指导。
         3.学生解析熟悉史料的能力高于处理生疏史料的能力;文字叙述性史料的解析能力高于对数字图表材料的解析能力。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从史料的来源看,32%的学生对来自教材中使用过的材料把握较好,学生解析熟悉史料的能力强于处理生疏史料的能力;45%的学生擅长做文字叙述性史料题。学生对文字叙述性史料的解析能力强于对数字图表材料的解析能力。
         这显然是由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特点所决定的,文字叙述性史料题是材料题中的传统题型。一般都是选择书上的引文或者学生比较熟悉的文章,这类题目一般是问得直接明了,考生较好回答。
         通过以上分析,为提高学生的解答能力找到了方向,从而归纳出解题技巧和方法。
         
         三、提高学生的应试策略和解题能力
         (一) 认真审题是成功的一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一半”。历史材料解析题,认真审题是获取考试高分的关键点。为了准确完整地了解题意,首先应该对材料的意思进行理解。很多学生不懂得审题,尤其是考试时抵触情绪更加明显,迅速扫看一下,还没有理解题意就盲目答题,结果往往是文不对题。读懂、理解、读透材料,是材料题解答的第一步。所以,认真审题是准确解答的关键点。只有认真仔细审题,准确了解题意,才能正确解答。
         (二) 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先读问题,再读材料,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是正确的做法,有利于理清思路,予以准确判断。材料阅读过程中,不仅要阅读正文、时间及材料来源等,还要注意材料中的各种标点符号,特别是省略号、分号、破折号。阅读结束后按照意思将材料分好层次,全面把握材料。
         (三) 对材料进行归类和分解
         材料分析题引用的材料既能反映课本内容,有时又高于课本内容。学生要认真阅读材料,材料大意理解完后,需要概括归纳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正确理解材料中的内容采用去粗取精的方式简单处理材料,总结出材料的重点,画出关键词句,有利于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认真分析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深入挖掘重点信息,材料中的某一项可能是迷惑项,需要第一时间挑出无效信息,便于节省时间和精力。
         (四) 掌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看两头,抓信息
         历史材料首尾句常常是命题者对材料内容的全面概括和简单介绍,学生应该注意材料的作者、地点、时间及出处等内容,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常常带有一定的引导和暗示作用,有可能蕴含题目解答所需信息,这不仅仅是设计的需要,更有引起学生重视的作用,并且具有提示性,是必读和必须思考的。
         历史课不仅教学生讲授各种历史事件,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让学生体会爱国教育、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思想,让学生对概念性的课程内容理解比较模糊,教师可通过一些事例向学生阐述学习历史课的重要。让学生认识学习历史课的重要性,还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这里是教学中面对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和利用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以增强其学习的信心。
         通过一学年的实验,学生较以前相比,对历史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加以训练,学生在历史材料题解答能力上有了较大提高,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这所有的一切,正是我们进行这个研究的目的。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材料解析题解答能力是漫长的,平时要多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归纳与总结。通过教、学、练三者相结合,必然对学生材料题解答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成效。同时,应该组织开展各种专项训练活动,科学指导解题思路,增强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歌.关于提高学生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能力的几点建议[J].科学中国人,2015
   [2]黄清坤.浅析中学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三步骤[J].考试周刊,2013,11(43):9-11.
   [3]赵恒烈.中学历史学科能力培养中的几点看法[ J]. 历史教学, 1995(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