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下地理课堂之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9期   作者: 李晓
[导读] 地理这一学科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进行结合从而产生的学科
          
         李晓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鹏程中学  235200
         摘要:地理这一学科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进行结合从而产生的学科,所以高中地理是具有特殊性的,这就造成了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伴随着新课改的贯彻落实,全新的教学目标更加重视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有效应用。一部分学生因为自身的学习习惯以及对于地理学科的不理解,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心态、学习地理的兴趣与信心。
         关键词:新课改;地理课堂;教学实践;
引言
         在传统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上,学生虽然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利,但是相当有限,他们主要的任务就是被动接受任课教师传授的学科知识,接着在任课教师指引下进行大量实践练习,以巩固课上所学。然而,综合分析历来实际教学工作可知,基于上述模式开展教学工作的地理教师大多都难以顺利打造优质课堂,无法促进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大幅度提升。由此,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就需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将学生主体价值充分利用起来,给予他们充分自主权利,从而双方有效配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利用地理信息,丰富高中地理课程内容
         地理教材 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依据,对教学活动产生着非常重要的 影响,也是丰富课程内容、扩展地理信息知识以及巩固教学 成果的关键。因此,立足于教材中的各种地理信息,帮助教 师从不同角度诠释高中地理知识,才能实现地理知识和能力 的双丰收。比如,在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教学过程中,学 生对于地形、地质构造、地下部分剖面和地表地形的关系难 以理解,教师可以采用微课视频、动画课件、云课堂、在线 认证系统等信息化资源,直观展示内力作用于地表形态的相 关内容,帮助学生认识背斜、向斜、断层等地表形态以及它 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仅如此,还借助卫星图像、遥感技术航拍影像等,让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扩 展课堂教学的相关地理信息知识,从而让学生明确地表形态 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二、利用地理信息,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
         发挥地 理信息的辅助教学功能,教师可以打造以“学生自主学习” 为核心的全新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直观理解自然地理知识, 将多样化的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进行直观化和具象化, 在改变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整体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培养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将地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培 养学生良好的地理素养和信息利用能力。比如,在高中地理 农业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课堂教学中,提炼农业区域的可持续 发展的地理信息,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进行区域空间内容获取 和运用的多种能力,一方面应该指导他们认真开展地图阅读、 分析与解释,帮助他们了解全球农业区域的分布和农作物特 点,另一方面应该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和空间认 知能力为重点,实现地理教学的生活化,这样可以在日后工 作和生活中帮助学生更好的运用地理知识。
三、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 在下面听,这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不能 跟随着教师的思路走。地理课的很多知识也让学生感到枯燥无 味,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兴趣,教 师应该多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远程教学等,丰富学生的想象 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可见,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开阔了学 生视野,提升了学生转变思维的能力。教师通过简单易懂的图 像、鲜艳的色彩,以及动态的小视频,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 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走,一节课即简单,又充实。因此,教师 通过多媒体技术创造生动有趣的情景,动静结合,形色结合, 得到的效果比简单的传统黑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教师在教 学“行星地球”这一大章节时,很多学生刚从初中升到高中, 思维还未完全转换,对各个行星及地球的形状、运动等难以想 象出来。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各个行星的样貌 及每个行星之间的区别投放在大屏幕上,并加以详细的讲解。 这样,学生对本章节的知识一定会理解得比较透彻。学生依靠 多媒体技术提供的信息进行探索,做出判断,记忆力会更深 刻,从而提高了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阶段,在新课改广泛推行的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就有必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而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研究总结多元教学指导策略,以有效强化学生中心地位的同时将其主体作用充分利用起来,在教 学中不断关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情况问题,想办法解决环境 问题。教师要积极探索,养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 地理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最终顺利实现打造优质地理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郝艳,白瑞生.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南昌会场)论文集(五).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184-185.
[2]曹生平,王琼.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思考[J].学周刊,2019(32):68.
[3]王晓波.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农村教育,2019(06):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