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西藏林芝市墨脱县中学 860700
摘 要:历史教师应该因人而异设计不同层次的历史作业,以学生的发展潜能和知识掌握程度作为布置历史作业的依据。教师要准确了解和确定学生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目标,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结构,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一步调整为与学生历史学习个体化差异状况相适应的差别化教学。分层作业体现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可以根据历史知识的掌握水平从自身的层次来适应历史作业的完成,学生既可以有效的完成历史作业,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学习历史的热情,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自己对历史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历史成绩。
关键词:差别化教学;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分析
随着我区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对初中历史教学和初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按照自治区新课改的要求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在教学中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别组织历史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作业和假期作业中实施分层作业,在分层作业的评价过程中,尝试进行多角度多元化的差异化评价,也就是要进行差别性的教学与分层作业。
一、 差别化教学下的初中历史作业分层设计的现实意义
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们学校学生的历史作业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学生的历史作业重复性和不合理性太多,作为教师的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之间不同的潜能发展和个体差别,导致历史作业形成了“一边性”的问题等等。历史教师应该因人而异设计不同层次的历史作业,以学生的发展潜能和知识掌握程度作为布置历史作业的依据。教师要准确了解和确定学生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目标,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结构,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一步调整为与学生历史学习个体化差异状况相适应的差别化教学。分层作业体现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可以根据历史知识的掌握水平从自身的层次来适应历史作业的完成,学生既可以有效的完成历史作业,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学习历史的热情,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自己对历史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历史成绩。
二、 差别化教学下的初中历史作业分层设计的具体策略
(一) 针对学生个体的分层设计
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进行分层,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差别以及个体情况差异是教师分层的基础和关键。历史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能力、历史考试成绩、思维活跃度、把全体学生分为A、B、C三个等级,处于A等级的学生各方面都很优秀,历史基础知识掌握非常牢固,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处于B等级的学生历史学习各方面发展比较均衡,学习成绩和理解能力都处于班级中等;处于C等级的学生各方面相对比较欠缺,学习能力以及基础知识和历史成绩都有待提高。教师将学生进行分层以后,要注意历史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授课方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分组教学活动时,要分组教学和分层教学兼顾,每个组别应该兼顾A、B、C等级的学生,使各组均衡,使各方面发展也均衡。
(二) 针对家庭作业的分层设计
教师在完成了对全班学生的个体的分层以后,在每天的课堂教学后要着手对学生的家庭作业进行分层。分层作业是差别化教学的重要补充,教师要非常重视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程度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业分层的基本目的是为了焕发全体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锻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对初中历史作业的分层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等级,第一,学生的基础性作业:对于处在C等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历史课程的重点在于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理解,掌握基本历史事件,了解历史发展的基础规律。第二,提升性作业:主要针对B等级的学生,历史教师对这个层次的学生的要求稍微高一点,不但要完成课本历史知识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对历史知识和历史发展理论的简单应用,运用学到的历史知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三,拓展性作业:对A等级的学生而言,完成历史的基础性作业,已经完全不能满足这类学生的求知学习历史的欲望,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性探索意识和历史性发散性思维,从而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历史知识深刻理解和再加工深加工,提升学生的历史综合素质。
(三) 对学生反馈和评价的分层设计
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反馈和对历史作业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历史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时,也应考虑到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价方面进行分层设计。教师的适当鼓励和积极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历史学习方面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我们在面对C等级的学生,要注意积极、引导和表扬,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感知到表扬的喜悦,焕发新的学习动力;对于B等级的学生,教师应该多多支持,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前进目标,推进自己的发展,使学生向A等级优等生层次发展;对于A等级的学生,应该给予正确的指导,肯定他们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应该对他们提出高标准的要求,提醒他们严格自我要求,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成绩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重视分层作业反馈和评价的合理使用,学生的分层是不断变化的。当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和成绩提高时,可以适当灵活调整学生的层次,如果学生在这一层次出现不适应或者压力较大时,我们教师要进行及时微调,以保证学生的学习状态饱满,让学生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完成历史分层作业,掌握历史知识,进行历史课程学习。
(四)分层指导,分层提高
根据历史教学形成性学生分层作业评价结果,分析三个不同层次学生教学目标完成度。教师应对教学中存在的共性结果,采取分层指导、集体矫正、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进度等措施;对少数个别同学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要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出补救办法和措施,逐个解决学习问题,并帮助他们排除学习障碍;对已经达到学习目标的学生,可视情况调整原定的层次,向高一层目标递进,实行层次动态化管理,条件成熟,也可以考虑实施“走班制”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敏.基于初中历史差别化教学下的作业分层设计分析[J].考试周刊,2013(6):63-64.
[2]吴碧红.分层法在初中历史练习、作业设计中的有效应用[J].读写算:教师版,2016(36):86-87.
[3]罗文军.差别化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5).
[6]王旭明.差别化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学科教育,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