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生自主管理现状与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9期   作者:张中华
[导读] 高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教育部门和整个社会都重视的能力,

         张中华         
         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调兵山第一中学  112700
         【摘 要】高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教育部门和整个社会都重视的能力,这与时代教育的发展和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息息相关,班主任应当在班级氛围、班级活动、学生组织等方面中注重对高中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进行培养。
         【关键词】高中生;自主管理能力;策略
         前 言
         自主管理能力是一种能够帮助高中生更好地适应就业与社会的重要保障能力,是实现高中生人生价值的重要能力体现。班主任传统的教育模式并不能够很好地帮助高中生养成自主管理能力,反而会导致高中生在硬性的管理条件下思维变得固化,得不到创新性的发展。因此高中班主任应该对传统的教育管理思路进行转换,脱离出固化的班主任模式、班级管理模式和部门管理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自主管理的能力。
         1.自主管理的内涵
         高中生的自主管理是指在学校特定的人才管理目标下与在教师的协助作用中促进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的行为。自主管理能力则是指高中生在面对学习生活、班级管理、学校活动等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素质与道德素养。学校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调控,从思想上与道德上自觉地约束自己,从而实现自我管理,是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内容。
         2.高中生自主管理的意义
         2.1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
         为满足高中生走向社会的现实需求,高中学校在素质教育中应当重视学生的个人价值体现和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增强个人素质与管理能力。高中班主任要为学生提供管理的资源与机会,在班级中营造学生管理的环境,营造学生自主管理的氛围。
         2.2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随着时代逐渐趋向于多元化的发展,社会对需求人才也在专业技术上和管理能力上进行了更多方面的要求。因此高中班主任在进行教育模式的设计的时候,除了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对学生的自主管理进行引导与培养,从而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2.3学生自我提升的发展需要
         在学历逐渐高度化的社会中,高中生的竞争能力处于较高的水平。班主任在高中生进入社会之前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管理基础,在多方面为学生创造管理的条件,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3.培养高中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策略
         3.1在班级中营造自主管理的氛围
         班主任应该注重学生自主管理的教育内容,将自主管理的文化融入到班级文化当中,实现管理文化的渗透。例如,班级可以在实践活动、宣传网络中开展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的相关体系活动,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管理与自主管理意识。此外,班级也可以进行民主化管理,摒弃传统的班主任管理模式,鼓励学生开展班级自治,管理主题班会,每个人都是班级的管理者,每个人都可以对班级的工作进行规划与管理。

除了教室,校园的其他公众场所比如图书馆、宿舍等也可以进行自主管理文化的宣传,高中生的自主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管理工作的建设,在管理的过程中体会到管理的意义与重要性,从而更好地提升自主管理意识与能力。
         3.2注重班干部的选拔
         就班集体管理形式来说,如果班主任是组织者和引领者,那么,自己的教育理念、管理措施、制度建设和工作方法等许多方面,无论多么先进或者多么合理,最终还是需要通过一些“中坚力量”传递给全体同学们。而这种“中坚力量”,就是通常所说的班干部队伍。值得一提的是,在班干部人员配备这一问题上,班主任切勿以“文化成绩”为唯一衡量标准,也不要游离于学生群体之外地“全面包办”;而是全面考虑多种因素,充分尊重绝大多数学生的意愿,选举产生具有代表性、公信力与执行力较强的干部团队。
         比如:或是由班主任提出一批建议名单,或是把学生自荐与他荐相结合,并坚持在文化成绩、服务意识、工作能力、团队意识、协作精神等多类标准综合情况下,通过民主选举或者直接竞选的方式产生。不仅如此,还要通过应有的“例会制度”等形式,定期不定期地让干部团队对上向班主任、对下向班集体汇报阶段性工作情况,并由师生一起对他们进行评价和考核,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这种以“制度建设”为支撑的教育管理活动,不仅有利于把班主任自己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管理中更好地解放出来,而且有利于打造不容忽视的“团队现象”,进而发挥无可替代的正强化引领作用。
         3.3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人常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流传甚远的经典之论,意在强调“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为一个由众多个性组建而来的班集体,没有与之相应的制度约束是根本行不通的。既然学生是班集体学习与生活中的“主人”和无可替代的执行“主体”,为什么不让他们去切实履行自我责任意识呢?比如:班主任要努力掌握学生的基本学情,如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家庭环境、态度能力和个异特质等等,并且一人一档,秘密地建立起“学生成长档案袋”。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晨会、主题班会等途径和形式,组织并引导学生深入有序地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待到时机成熟之际,在上述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反复讨论和表决通过,形成并出台一种既契合本班实情又具有较强实际操作力的班级管理制度。
         3.4在活动中延伸自主管理的渠道
         在进行相应的比赛与活动的策划的时候,策划者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和主体意识为基本目标进行活动的设计,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动性以及自主创造性的效果。
         社团活动是学校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来说吸引力大,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还能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学校应当适当放宽对社团活动的掌控,为学生提供管理社团的条件,鼓励学生在管理社团活动的时候增强组织策划与自我管理的能力。
         4.结语
         高中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重视学生能力和思想训练的发展。学校和教师应在参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管理机会,帮助他们树立自我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能力,以增强他们在社会就业中的竞争力,满足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严伟.运用团队管理模式培养高中生自主管理能力[J].科学咨询(科技         管理),2010(11):58-59.
[2]刘绍容.浅谈如何培养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J].现代职业教育,2016(17).
[3]程斯辉,张吉军,魏大光.关于构建班主任工作制度支持系统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8年第6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