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9期   作者:柳炳礼 刘晓光 焦明环
[导读] 基于图示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以读促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柳炳礼  刘晓光  焦明环
         (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本文是以下项目阶段性成果:
         1.项目名称:基于图示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以读促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SJGY20190586,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2.项目名称:基于图示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以读促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Y19-38,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够将纷乱的信息以及人脑中隐性知识整理成显性的、有逻辑、有层次的系统结构的工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力。实践证明:思维导图法有助于改进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大学英语教学;应用
         一、思维导图的概述
         思维导图(Mind Map),也常常被称为“心智图”,是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的首次提出,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学者东尼·巴赞,他不仅仅是一名教育学者,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也颇有建树。在我国,思维导图理论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一方面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或认识手段出现的,另一方面则是作为一种知识和对象的新的存在方式,它衍生于对文本、思维想象的形象解读,反过来又影响着人们对文本、思维想象的再认识,弥补了文与图在各自表达上的不足。
         二、思维导图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阅读中使用思维导图时,应当允许先从初始阅读中的了解进行原始的思维导入,导图中要展现出阅读材料的总体结构和主要的内在联系;其次,在建立了最初的联系后,课堂上的师生要一块探讨阅读材料中的重点、难点,共同寻找阅读材料中的答案。再次,也是应用思维导图的最后阶段,要让学生根据共同的理解重组自己的思维导图,从而获取更加全面、准确和完整的信息,实现预期的阅读目标。
         2.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英语词汇的知识点比较分散,学生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显得非常枯燥,有很多学生甚至因此而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借助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可以使原本枯燥的英语单词记忆变得更加系统,提高了词汇教学和学生记忆的有效性,增强了词汇教学的直观性、灵活性、关联性与趣味性,让学生紧紧围绕词汇学习和词汇记忆这一主题,积极发挥想象,使自己整个大脑思维活动的过程可视化。教师在给学生制定词汇记忆策略时,可以结合词汇教学的内容和目标,给学生制定科学的单词记忆策略。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对学生在学习词汇和记忆词汇时的技巧进行最简单的体现,加深了对词汇的理解与记忆程度。
         3.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设计环节,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清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理清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需求,选择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从而使教学思路更加的清晰、有效。同时,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教师在备课环节处理好自由谈话与即兴讲演之问的平衡问题,从而使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变得更加条理、紧凑和严谨。具体而言,大学英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先通过思维导图在图中画出本课程的核心内容,然后在图中列出重点单词、句子,然后再设计出师生之间的互动内容,这样可以有效活跃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氛围,把握住学习中的重点和核心,从而使大学英语教学变得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思维导图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启示
         1.重视教学设计能力
         从上述教学设计不难看出,所有的教学活动和任务均是紧紧围绕单元教学目标的,各个教学活动和任务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的。教师已经打破了原有教材的既定安排,大胆革新,使授课内容和整体安排更具紧凑性、逻辑性和人文性。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教学设计对教学策略选取和有效教学的积极作用,而这种构思设计,由教师思维和想法出发,落实下来就借鉴了思维导图这一工具。思维导图在教学上的应用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梳理各部分、各层级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挖掘重点,更加合理地、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从知识与思维双重角度审视教材。
         2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课程指南》要求大学英语课程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与发展大学生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在进行文本内容教学时,比较多的是关注文本信息的输入与注重文本的欣赏性,缺乏对大学生思维习惯培养的关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早已淘汰,现阶段需要让学生课上与课下结合起来,课堂上“动起来”,将课堂的主导权还给学生。从本设计案例不难看出,多个活动和任务培养了学生的这方面能力,如如何从文章中提炼概念,如何对比四篇文章的异同,如何通过文章评价女性的地位和自我意识觉醒,如何评价同伴和小组成员的表现等。
         3渗透全人教育理念的灌输
         “全人”是指全面发展的人、具有主体性且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因此,“全人教育”强调人的整体发展,尊重个体的多样性,其目的就是培养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完人”。现阶段,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其重要使命是要培养“通德、通识、心智和谐”的人,大学英语教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彰显和体现此观念及其理论。依托思维导图的课堂设计,教师就能进一步直观,清晰地理解和捋顺所讲授内容、主题、目标,特别是活动和任务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从设计理念出发,渗透全人教育理念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四、结束语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笔者结合教材和课堂内容引入思维导图法,如思维导图自我介绍,思维导图即兴演讲,思维导图自我管理.学生反馈:思维导图提高了我的学习力,让我思路更加清晰,更加自信.此外,思维导图法还可以用于课文结构分析,作文提纲列定,读书笔记,考试复习等,但是教师要合理分配时间,应结合课堂内容合理引入思维导图法,提高课堂效率.
         本文是以下项目阶段性成果:
         1.项目名称:基于图示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以读促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SJGY20190586,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2.项目名称:基于图示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以读促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JY19-38,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谭记翠.巧用思维导图,强化英语词汇记忆[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
【2】白志刚,赵敏.思维导图在英语专业听说课中应用的实证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卢静.基于思维导图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体系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2).



作者简介:
柳炳礼(1976.10—),山东省高密人,黑龙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刘晓光,(1976.9—)黑龙江鸡西人,黑龙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焦明环(1981.8—),黑龙江省阿城人,黑龙江科技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邮寄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浦源路2468号黑龙江科技大学 柳炳礼收 电话:15145071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