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智敏
信宜市新宝华峰小学525324
摘要:摘要:为了充分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训练和学习效果,文章首先分析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然后阐述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趣味性
面对当今日新月异、充满竞争的社会,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除了锻炼学生的体能外,更要培养学生的学练兴趣和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于是“小学兴趣化”教学成为当今小学体育教学的主流方向。而多元化的综合游戏活动,给了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确定自己的学练内容和学练方式,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练兴趣,创造出了我们所追求的灵动课堂。
1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1.1便于开展
体育游戏具有易行性、知识性、智能性、娱乐性、普及性以及趣味性等特征。那些体育设施不是很好的学校,可以将体育游戏的易行性运用好,这样就能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丰富。体育游戏不仅给小学生带来快乐,而且让他们深切体会到了竞争的乐趣,刺激中枢神经兴奋。学生对体育游戏都十分感兴趣,这是由于体育游戏具有吸引人的情节,也有激发斗志的竞争,而且还具有直观性、生活性以及思想性,生动活泼的形式又是吸引学生的一大利器。所以,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很好地促进完成体育教学内容,帮助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体育游戏能够很好地起到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的作用,尤其是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一些学生难免娇生惯养,使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学校可以针对这种实际情况选择开展“红军不怕远征难”之类的体育游戏,在游戏中模仿当年的长征障碍,设置“爬雪山”“过草地”“大渡河”等环节,让学生体验当年红军长征过程中的艰难,克服重重困难之后到达“延安”会师。在这样你追我赶的竞争环境下,学生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够学到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吃苦耐劳的品质,学生十分喜欢这样的体育游戏。
1.2寓教于乐
游戏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要有一定的规则,没有规则的游戏是无法开展和进行的,游戏的规则和要求保证了游戏顺利、安全、公平、公正地开展,可以调节参与游戏的学生的关系,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教育也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来深刻分析和认识体育游戏与体力劳动之间的相同点和区别。学生的情绪很容易被游戏的情节所感染,并因此使学生对游戏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其中,让体育教学的课堂不再沉闷,同时,学生还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采取各种办法克服困难,快速选择最有利的决策,从而最好地完成游戏任务,全面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包括体能、智力、技能、技术、知识等各个方面。
2在童趣中升华兴趣
小学体育兴趣化是小学体育课堂的坐标,指明了我们体育学科的方向。一个有童趣的综合活动,不但能激发学生更高的学练兴趣,还能更有效地推迟学生运动疲劳的出现。
2.1情境模仿“生趣”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形象、生动的语言刺激和形体表现就能令他们的身心感到愉悦,如在进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增加对动物的动作及叫声的
模仿,这样使得游戏更加逼真,也常常令课堂充满了笑声。多元化的综合活动的情境性创新,给学生的模仿提供了充分的自主体验空间,在栩相如生的仿生体验中激发兴趣,情境模仿使学生的体能训练等自然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和保障。
2.2.器材优化“激趣”
随着年级的升高,多元化综合活动还可以更多地从规则或器材上进行优化和设置,这同样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吸引力。例如,三年级“连体竞走“的综合活动中,传统的方法是两人一组用背部夹住篮球向前移动,而我在课堂中用气球代替了篮球,也不拘泥于用身体的哪个部位去夹球。虽然球的质量轻了很多,但气球更难控制。有几组学生因为用力不协调出现气球“跑位”的现象,更有在运球过程中由于配合不默契出现"脸贴脸”的有趣现象,引起大家的捧腹大笑,使综合活动的氛围更加轻松活跃了。
2.3合作情境,增强体育合作素质
体育运动具有鲜明的团体性特征,团队合作精神是体育运动的核心要旨。许多运动项目都需要多人共同完成,而合作学习是小学体育课的常用有效形式。教师通过创设合作教学情境,指引学生加强互助合作,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体育运动素质和品德水平。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合适的合作运动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例如,在组织开展“两人三足”“贴纸赛跑”“推车比赛”“跳长绳”“踢毽子”等合作性运动项目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合作运动情境,激励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协作,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责任感。尤其在设置集体性体育项目时,教师要通过全面分析小组成员的活动表现、运动能力、合作素质等个性化、差异化学情,合理配备组员,不仅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表现自己,感受到集体的友爱和团结的力量,让他们懂得如何正确面对成败,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品德、心理等素质,同时还要灵活创设合作教
学情境,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有效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意识,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合作能力和素质,为学生日后立志坚持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必要的基础。
结束语
创新应用有效的情境教学法对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科学习和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始终瞄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他们的实际体育运动水平,巧设各种有效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季宏飞.构建自由式体育活动 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6):105+107.
[2]徐经纬.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突出的方法研究[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长沙会场)论文集(一).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