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设计.应用”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践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9期   作者: 张虹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进行了深度融合

         张虹         
         淮南市龙湖中学         232001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进行了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也必然会与中学美术“设计应用”教学领域适度融合,以提高中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效能,达到设计美化生活,改善生活,完成设计为应用服务的教学宗旨,以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本文以此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了信息技术与中学美术设计应用教学概述,接着论述了中学美术设计应用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实践性研究,以便可以提高中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质量,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提供有效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中学美术;设计应用;信息技术;实践性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当前中学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更加趋向于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更应突显实践性。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之下,中学美术教学需要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强教学的灵活性,加强教学实践性,加强信息技术与中学美术“设计应用”教学领域之间的联系,挖掘中学美术设计教学的内涵,拓宽设计应用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一、信息技术与中学美术“设计应用”教学概述
         中学美术设计应用教学与信息技术之间是相互渗透又相互补充,两者可以提高中学美术教学实践性,有助于将信息技术运用于美术设计应用教学之中,有助于丰富美术实践教学内容,以便优化美术教学目标,同时完成教学目的。
         第一,中学美术“设计应用”教学的特点。美术从功能和实用上往往分为“实用美术设计”和“纯绘画创作”两种。纯绘画创作以艺术造型为前提,以具体的感官形象为基础。初中阶段的实用美术设计教学,则以抽象思维为前提,以审美为追求,以改善“环境与生活而非只是‘美化’环境与生活”为理想。“设计应用”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由于网络资源本身就具有海量化特点,可以丰富中学美术“设计应用”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不断拓展学生视野,网络上的图片、音频、视频都可以向学生们传递美术设计应用信息,使得美术设计应用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既方便教学又可以加强学生直接感官经验,可以丰富教师们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容量,拓宽学生视野,提高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美术“设计应用”教学现状
         传统美术“设计应用”教学主要是由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在一旁练习,整个课堂教学环节较为单一,学生学习兴趣无法有效激发,教学效果欠理想。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引入,让教师们多了一个有效的抓手,备课时编制好学习所使用的课件,通过互联网甄选优秀作品启发学生创作思路,针对学生学习特点开展教学工作,因材施教。例如,如果学生们美术设计应用基础非常好,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风格自主学习,提高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达到教学效果。在开展美术设计应用教学之前,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分成多个不同小组,让学生们自己去收集课堂教学所需要的资料,同时在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资料,最后得出结论。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变学生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中学美术“设计应用”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实践性研究
         第一,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中学美术设计应用生活化教学。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美术教学必须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是美术设计应用教学的一大宗旨。信息技术的运用为中学美术设计应用生活化提供了便利。

首先,信息技术将生活化教学元素融入到了中学美术设计应用教学之中,可以丰富中学美术设计应用教学生活化元素,有助于拉近学生们与美术设计应用教学距离。其次,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开展中学美术设计应用教学,可以使学生们感受到美术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主动性,提高中学美术设计应用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加强生活化元素融入,开展生活化美术设计应用教学。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可以以生活用品作为教学切入点,让学生们学习和思考生活中常用的实用而又美观的生活用品,通过让学生们观察实用而又美观的生活用品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也可以积极的向学生们展示生活中各种精美生活用品,例如家庭餐具、厨具以及汽车和台灯,这些生活用品都与学生们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良好的实践性特点,同时也可以提高美术设计应用在生活中的展示,体现中学美术设计应用美,突出中学美术设计实践性。除了教师向学生们展示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自我搜寻相关的素材,提高学生们自我操作能力,加强课程教学实践性,提高学生们的设计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中学美术设计应用趣味性教学。信息技术在中学美术设计应用中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生动形象展示美术魅力,可以让传统静止的图片作品变成动态图片作品,从整体上加强学生们的感官刺激,提高学生们对于美术设计应用学习兴趣。在中学美术设计应用实践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可以以作品鉴赏作为教学切入点进行教学。在传统教学之中,教师只是将一幅简单的图片放置在课堂上,然后对图片进行讲解,由于学生们认知水平相对有限,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去欣赏图片。随着信息技术融入,赏析美术设计作品的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展示创作者在创作时各种资料,通过与作者其他作品进行对比找到共同特点,并且对作品形成过程及背后故事进行讲解,使学生们可以全面认知作品,从多元化角度引导学生们赏析作品,解读作品,引导学生们模仿作品,突出教学实践性。
         第三,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现代化美术设计应用教学,提高教学实践性。在中学美术设计应用教学之中,教师可以更多的融入现代化的元素。在教学过程之中,为了突出教学实践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将所有内容都由教师全部包办,让学生们通过自我实践方式分析美术设计应用内涵,分析美术设计应用价值,让学生们可以通过自我思考方式理解现代美术设计应用本质。为此,教师还可以探索开展校园艺术节,让学生们以小组合作方式展示自己艺术设计应用的相关作品,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们自我创作艺术设计应用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们相互合作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计算机使用技能,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们综合素质的目标。
         第四,通过大数据技术开展现代美术设计教学,提高学生们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学习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设计应用最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让学生们通过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上搜寻有关设计应用的学习内容,将他们分享到校园群中。通过大数据技术,学生们可以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同时也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做好知识储备,有效提高学生们设计应用的技能,丰富学生们的认知,提高学生们的整体素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们提供关键字词,让学生们通过设计应用这一关键字词搜寻互联网上的资料,提高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便帮助学生们可以不断更新自身的技能储备,走向社会之后也能紧跟时代发展脉搏,做好设计应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加强中学美术设计应用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实践性,教师可以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中学美术设计应用生活化教学,中学美术设计应用趣味化教学,同时还可以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提高中学美术设计应用教学质量,帮助学生们学习美术知识,提高学生们设计能力、创作能力,提高美术素养,促进学生们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石磊.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应用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 181(18):40.
         [2]任萍萍. 信息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 明日风尚, 2018(12):31-31.
         [3]刘莹. 信息技术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 商情, 2019, 000(008):189.
         [4]喻佳琪. 初中美术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探究[J]. 数码设计(上), 2018, 000(008):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