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雨 黎晓军
富锦市第三中学 富锦市第三中学
摘要: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离不开课堂教学,高中体育教师应不断通过学习、积累和调整等方法来努力使得课堂教学向社会的人才需求靠拢。高中体育课堂要真正的开展,在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材、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引导学生去认识身心健康的标准和全民健身的重要性,这对于提高我国下一代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体育;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1核心素养的内涵
体育学科素养是指通过体育课程学习而形成的能力、素养和品德的总和,具体体现为用已学知识和能力来实现更加系统、科学和有效的技能训练和价值观念形成。高中阶段的体育学科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个方面,这些素养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逐步提升核心素养。体育学科素养与体育核心素养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也都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核心素养体现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学习成果,包括体育知识、运动能力、身心健康、体育锻炼能力等,获得这些学习成果的最有直接方式就是体育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的概念源于我国多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的积累,是在不断探索素质教育手段和为社会培养可用之才的过程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在明确了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基础上,核心素养的提出也代表了国家和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具体要求,核心素养的概念涵盖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素质,如价值观、人生观、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学科知识、实践能力、交流能力、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等。
2体育核心素养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2.1健身实践能力
健身实践能力是指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体育课堂学习,可以通过完成特定的体育锻炼任务掌握体育项目的基本规则、技术动作、对抗能力和持续健身的能力和方法。体育课堂教学应依据体育课程标准提炼出符合健身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如球类运动的规则、技术动作等,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帮助专业院校培养体育竞技人才,另一方面也是全民健身普及的重要举措。
2.2运动认知能力
运动认知能力是指对体育健身知识、竞技体育技能和相关身心健康理论的学习、评价和转换技巧。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参与体育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学习目标就是进一步加深义务教育阶段对于体育运动的理解和感悟程度,认识到体育健身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参与其中。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要突出运动认知能力的培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团队协作、对抗比赛等形式来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度和认同感,让他们知道体育对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这样在今后步入社会学习和工作时就会有主动健身和保持身心健康的意识。
3体育核心素养理念下开展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方法
3.1教学活动要体现身心健康教育知识
高中体育教学是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良好习惯和掌握身心健康标准的重要教学活动。
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中,是否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高中体育教学除了体育项目的基本知识外,身体健康标准、健身锻炼方法和心理健康调节方法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介绍目前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情况,列出身体健康的标准和测量方法,学生就可以联系实际来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教学任务来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体现。
3.2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
体育核心素养教育的开展离不开一线教学工作者的认可和实施,还需要采用有针对性的多样化教学手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师在高中课堂教学中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教师自身的核心素养水平也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是,学校也要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根据自然班数量招聘足够的体育教师,教师的专业技能也要尽可能地涵盖高中体育教学项目,定期组织教学研讨活动,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资质证书考试等。
二是,教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严格执行学校安排的教学活动,主动开展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练习、比赛和考试等工作,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
三是,高中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突出核心素养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对这部分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和考核,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健身的重要性。
3.3加强体育课堂中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
高中阶段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体育情感的作用,课堂教学要从加强体育情感方面下功夫,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观察可知,不同年龄、性别、家庭背景的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有较大差异,部分学生有兴趣积极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课下也喜欢观看和参与体育赛事活动,这部分学生在高中体育课堂中的表现是十分积极的;还有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课堂教学环节的参与度较低,部分学生还因为身体、心理原因对体育课堂就有较大的抵触心理。对体育教学截然不同的情感表现,必然在体育锻炼中有较大差异的表现,高中体育教师必须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中体育课堂的情感培养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这对于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体育核心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施体育情感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首先对学生的基本信息、爱好兴趣、家庭背景等情况进行充分了解,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课程重新编排,让课堂教学内容尽量符合大多数学生的体育情感需求。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在知识讲解、技术师范、对抗训练等环节加入具有观赏性、趣味性和游戏性的互动环节,如观看体育赛事、小组竞赛等。
结束语
综上述,核心素养教育是十八大以来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素质教育教育理念、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要中间环节。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构建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分析新课标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J].秦强.??运动.?2018(09)
[2]探讨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J].马强.??学周刊.?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