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雨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安宁小学 邮编:030600
摘要:小学美术课程是美术教学的初期阶段,为了实现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目标,美术教师在课程教学的时候需要关注学生年龄小和认知能力不足等问题,在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较高审美能力对教学效果具有较大影响。本文在探究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问题的基础上,有效得出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具体措施,对学生之后的额学习存在着积极影响。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审美能力;探索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美术课程教学的重要作用也就更为明显,在小学美术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满足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1]。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保守,无法激起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属于思想观念等方面都还并不成熟的阶段,学生们也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往往存在着无法长期集中注意力学习的问题,一些小学美术教学的时候都比较保守,通常都是采取教师讲解和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美术基础知识讲解的时候,主要是引导学生临摹课本图画,这就造成小学美术课堂相对沉闷乏味,无法有效吸引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学习美术知识,这也就造成学生无法积极主动学习美术相关知识内容,固有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出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2]。
(二)教师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
在当前应试教育背景下,教育者认为语文和数学等科目是比较重要的科目,而美术和体育等科目则为副科[3]。因此部分小学美术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的时候,都没有重视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方面重视不足,一些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也存在着例行公事的问题,没有充分认识到美术教学对学生的影响,造成教学效果并不显著。
二、小学美术教学有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着重要影响,美术属于视觉艺术,小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得其观察力比较高和感受更为丰富,教师也就要注重应用能够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要的教学模式,利用视觉形象原理引导学生观察课堂展示的事物,激发学生审美的兴趣,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存在着积极影响[4]。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更为直观有效的教学工具及相关模型等将美术作品放置到必要的文化情境中,促使学生通过观察美和感受美,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二)促使美术教学与实际相结合
艺术本身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所存在着的美术现象也比较常见,美术也不是凭空出现的,其主要是生活实际的写照,要想得到真实的感受,也就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推动美术教学和实际生活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在学习美术相关知识内容和创作的时候可以调动自身的感情。教师要在小学美术教育课堂中教师对学生做出积极有利的引导,使得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将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融合在一起,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可以具备发现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能力[5]。
如小学一年级"丰富多彩的玩具"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已经准备好的玩具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观察玩具的形状及颜色等,促使学生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积极思考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玩具的形状和颜色,指导学生选择最喜爱的玩具在美术课堂教学的时候进行美术制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以现实的物体为出发点和想象力发散的基础上完成美术制作,不仅可以具有活跃的课堂气氛,也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实际创作的能力。
(三)树立新型教育理念
在传统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时候,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讲解,之后为学生布置作业,这一教学模式存在着比较死板的问题,和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无法相配合,固化的课堂氛围也容易造成美术教学效果始终不够理想。这也就需要小学美术教师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树立自身的新的教学理想,能够结合时代发展情况对课堂教学形式加以转变,鼓励学生可以积极从教室内的学习转变到室外观察体验学习的方式,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自身的阅历,帮助学生审美能力进一步提高。
例如在小学“ 走进大自然”课程教学的时候,如果仅仅是局限于课堂教学,学生也就无法深刻感受到自然的风景,在这一情况下,学生的美术作品也就不够真实和深刻,教师要在可以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可以在组织学生景点参观的基础上使得学生可以实地观察大自然,感受自然风景的魅力和四季的变化,这也就可以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最终获取更好的额教学效果。
(四)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中,社会信息化程度更高,现代化信息技术逐渐应用到教育教学方面,教育事业随之发展,教育设施也得到完善,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及生动性增加都具有积极影响,小学低年级学生本身年龄比较小,存在着活泼好动的特点,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具有对课堂纪律缺乏深刻认识的问题,这也就需要教师美术教学的时候,可以注重以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基础,利用多媒体设施展示适宜的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视频和图片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艺术鉴赏能力,在教学内容适当拓展及验收的基础上增强小学美术教学的趣味性,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
结束语
小学美术教学的时候,需要教师认识到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长期性特点,在小学美术教学方案设计的时候,也要将学生认知能力培养和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作为基础,综合分析具有的影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促使学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艺术的美,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更好地贯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以凸显出小学美术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迎花.基于审美能力的小学美术鉴赏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90-291.
[2]姜甜美.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182-183.
[3]周娟.基于审美能力培养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的研究[J].华夏教师,2020(20):71-72.
[4]高娜.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48.
[5]崔宝华,王岚.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20(18):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