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科论
永新县里田镇里田中心小学 江西省吉安市 343406
摘要:欣赏课程是小学美术课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学生认识美、感受美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在欣赏课中,需要动手操作的内容较少,所以教师的讲解引导就至关重要,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就成了重点。为了解决传统美术欣赏教学方法单一化的问题,可以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小学阶段的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课堂情境,通过播放图片、视频、音乐等方式,小仅便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还能为教学增加趣味性。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美术;欣赏课;应用策略
通过多媒体中的视频、图片素材让学生进行美术欣赏,以学生为主体,强化教学模式创新,是现代化教育改革措施的一种。为从小学时期开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欣赏教学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以往的美术欣赏教学受到空间和物质的限制,如今通过多媒体教学直接打破了限制。因此教师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提升美术欣赏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美术欣赏课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不足
美术欣赏课在小学美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众多学校也开始开设美术欣赏课程,但在具体的教学安排、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以下不足。首先,美术欣赏课中主要采取教师讲解美术作品,学生被动接收相关美学欣赏知识的模式,而这种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理论与知识的传输,却不强调学生的自我思考与实践,使得小学生对于有一定难度的欣赏课程缺乏学习兴趣,难以在课程学习中提升自我。其次,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传播与利用,为美术欣赏课教学提供了便利,但也在欣赏课教学中产生了弊端。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会出现滥用多媒体技术的情况,导致美术教学信息的泛化。而这种不分主次、缺乏重点、结构零散,只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大量灌输美术作品,让小学生简单了解美术欣赏内容的教学安排是不合理的,这也使得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最后,存在课程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欠缺的问题。在欣赏具体美术作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泛泛而谈,只是简单介绍作家、作品背景,艺术特色等,却不能针对作品的设计、色彩、整体构造等作出专业的讲解,使得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欣赏停留在表面,审美活动与鉴赏思维缺乏一定的专业性。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方法
1、运用多谋体技术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情境式教学,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与欣赏内容之间的距离也会变得更近。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备课,结合所讲授的内容,播放相应的视频、音乐,使学生更加立体地感受所欣赏的内容。
比如在欣赏古代山水画时,仅仅根据图片进行讲解会比较单一,如果在教学中播放一段古琴演奏的曲子,就能使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古代山水画的韵味。不仅如此,还可以运用数字媒体技术,使画面动起来,或者使画面变得立体,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在画面中畅游,学生就会更加深刻的理解画家笔下的山水。
2、利用网络资源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对课程的创新及各种资源的开发,让美术欣赏教学内容能够更加丰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加丰富的体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的应用中极为方便,但是面对资料信息极多的网络空间,教师必须要根据课堂主体选择有用的信息,来丰富整个美术课堂教学。
比如在《机器人》的学习过程中,由于生活中我们离机器人比较远,但是通过网络便可以找到多种类型的机器人,尤其是适合小学生看的动画如《汽车总动员》《变形金刚》等,里边都有涉及机器人的内容,教师只需截取有效的部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观看,便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在动画片的观看前,教师必须布置好作业,让学生能够在观看过程中进行更好的思考,从而达到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目的。同时,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家庭作业也要布置与此相关的内容,以此来不断地提升小学的美术作品审美能力及水平。
3、运用多谋体技术增加课堂互动
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已经小能满足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单方面讲授的灌输式教育会出现课堂效率低卜,教学效果小理想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互动,把知识的传授变为双向的。比如在建筑欣赏教学中,讲到苏州园林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_维图片转化成立体的画面,让学生可以选择欣赏外景,也可以选择进入园林建筑内部,教师提示学生去选择想要欣赏的场景,学生根据喜好进行选择,这样就增强了教学中的互动性,学生的好奇心会被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有提高。
4、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人文教育
美术作品在创造完成后,都会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创作背景。了解艺术家创作美术作品的文化艺术背景,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教师可以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丰富学生对作品文化的认知,让学生能够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比如在《清明上河图》的欣赏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宋代的文化,通过图画中的人物,让学生想象画中人的身份和职业,让学生能够对古代的生活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让学生明白何为风俗画,并让其与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进行对比学习,说出不同类型画作的不同特点。最后让学生以自己的视角用文字表述出图中景象,加深学生们对《清明上河图》的理解,从而再次感受图画中的建筑之美。同时,教师可将电视剧中展现的宋代景象进行剪辑,制作成精彩的视频,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宋代之美。
三、结语
小学美术欣赏课是学生了解美术的一扇窗户,是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使用多媒体技术对所欣赏内容进行讲解,可以让小学美术欣赏课变得更加有趣和高效,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美术欣赏课堂会变得更加多样,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多媒体技术在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问题,使小学美术欣赏课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美术欣赏课中能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宋海萍.如何利用多媒体开展好小学美术欣赏课[J].中外交流,2018,(44):246.
[2]王茜.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艺术策略探讨[J].新智慧,2018,(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