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中学 712000
摘要:早在公元前6世纪,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出“学思行并重”的理念,之后儒家思孟学派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理念来说明学习的过程。在近代,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教学做合一”[1]的教学思想,其均符合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改革的方向不谋而合。因此,体育教师在对学生体能展开训练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能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体育教学;思行结合;高中生;身心健康;
前言: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构建共生的体育课堂,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学思结合的体育训练,让学生充分得解放双手、双脚、头脑、双眼、时间、空间,在自由、开放的空间中手脑并用,做到学以致用,在创造性训练中提升身体素质,发展技能,为终生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学思结合,手脑并用
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不仅仅是开展一定的体育训练,传授运动技能,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将学生的脑力活动和身体活动进行有机融合。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们多角度的探索运动的节点,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运动方式,探索自身的运动节奏,制定科学的运动强度,才能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2]有效提升运动的效果。比如,在田径运动中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成绩,体育教师在开展长跑训练前,教授学生几个调节呼吸的方法,如两步一呼吸、三步一呼吸等方法。学生们在运动中结合自身的肺活量、体适能、身体耐受力等,发现自己的呼吸的规律,尝试用不同的呼吸方法进行实验和调节,寻找适合自己的呼吸方法。体育训练不是一味地进行强度的重复锻炼,而是应该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做到学思结合,才能提升运动的有效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创新教学,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优化教学方式,以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给学生带来多样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调动综合感官去观察,去思考,去实践,在合作探究交流中达成教学目标。体育教师积极挖掘体育课程资源和体育内容,对已有的运动项目进行优化,以满足高中生多样的需求。
比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们共同制作简易的运动器材,将一些废旧的矿泉水瓶制作成保龄球,学生们动手操作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思考与实践中体会体育学习的乐趣。体育教师让学生们根据一个体育器材如篮球,让学生们进行创造性思考,提出不同的花样训练法,学生们以兴趣为驱动主动参与多种运动方式,提升了学生运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改变教与学的模式,体现学生自主性
高中生在单一、枯燥的学习模式中片面的认为想要提升学习成绩就要进行重复的训练,这种错误的思维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因此,[3]教师在教学中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构建合作、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采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们带来丰富的学习体验,在教学中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训练内容,让学生们逐渐的提高认知,在独立思考中形成理性认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体育教师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比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多样的评价模式,让学生们转变被评价的角色,在教学中针对同学的表现和运动过程进行互相评价,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教师对学生进行定量评价,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重点鼓励,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找到提升的策略。让学生们结合自身的运动过程进行自评。学生将体育运动和脑力活动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提升技能。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提升学生情感态度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高中体育课堂进行学思结合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创新性。例如,体育教师在让学生们进行长跑训练前,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给[4]学生们播放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夺冠的过程,让学生们思考提升长跑成绩需要满足哪些要求。学生们被声画结合的教学内容所感染,在学思结合的合作讨论中理解了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塑造了学生的品格,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运动技术要求高的内容带到多媒体课堂教学中进行重复播放,定格讲解,让学生们仔细观察动作要领,快速的掌握运动技巧,让多媒体技术发挥优势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用认识指导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结语:体育教师在开展学思结合的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结合体育学科知识制定符合自身运动规律的运动计划,并有步骤的一步步落实计划,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体育教师在构筑思行结合的体育课堂中要构建多种学创合一的教学活动,制定多种课堂互动模式,让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实现思维能力的进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素质教育的启示[J]. 郑静婉.??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2]谈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杨军.??职业时空.?2011(06)
[3]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探索[J]. 张慧斌.??中国校外教育.?2018(30)
[4]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 尹奇军.??体育师友.?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