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琴
威宁县第三中学 553100
摘要: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高中生物教师应该重视实验教学,增加生物实验课程的课时。然而目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对于生物实验缺乏热情,部分学校也缺少生物实验设备。高中生物教师要积极应对这些问题,探索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1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缺乏主动实验的热情
生物实验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教师在演示实验步骤时,无法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清晰明了的掌握步骤细节,这就造成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实验失误的情况发生,从而对生物实验课产生厌倦心理,导致生物实验课失去了它真正的教育意义,学生机械的背诵实验过程、实验目的,实验结果,缺乏自己动手主动探索的实验精神。
1.2缺乏必要的实验设备
部分学校鲜有投入大量经费而购入大量实验设备的惯例,很多学校现有的实验设备大多是以前购置的,设备损坏严重,老化陈旧,同时生物实验所必需的化学试剂、药品也都存在着短缺或者是过期的现象,硬件设备的不足,成了生物实验教学的短板,无法为开展生物实验课程提供必要的客观条件。这些问题,都是阻碍生物实验顺利开展的拦路虎,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2.1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实验教学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生物实验,比如,在进行“生物组织中还原性脂肪、糖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提出问题,河北三鹿奶粉事件震惊全国,假设你作为一名调查者,你将如何确定奶粉中的有机物符合标准呢?通过这个问题,就可以引起学生进行该实验的浓厚兴趣,并展开独立思考。之后,教师在取少量的奶粉开展实验操作,让学生仔细认真观察,并记录下变化结果。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做出解释,说明其中的原因。这个过程中,正是运用了“POE”教学策略才使得实验有吸引力、有成效。再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感冒通、穿心莲、健胃消食片等药品,这些药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何功用,采取什么办法进行验证,等等。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自觉地把生物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对生物实验的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被应用于生物实验教学中,有着很多其他方法不具备的优势,它强调运用画面、声音、影像、互联网等多种现代技术,从而使得实验过程具体、形象、直观。在生物实验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会更加形象生动,有利于教师对整个实验过程的全程掌控,可以随时对生物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作出分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有效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感受到生物实验的神奇效果。比如,在讲解细菌时,教师可以首先提出,什么是细菌?细菌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如果单纯地靠教师描述它的大小形状,学生是无法理解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太好;如果老师借助显微镜让学生进行观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非常容易地让学生对细菌有直观的认识。特别是当细菌被放大到 1.5 万倍时,学生更是感到非常好奇和兴奋。多媒体技术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范围的限制,把某些在实验课堂上无法或是不便演示的实验进行实时模拟演练,有效补充了常规教学方式的不足和缺点。
同时,还可以多媒体技术播放人体的细胞构成、血液构成和器官功能等等短片,都可以使这些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具体化,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迅速地掌握并巩固了生物理论知识。
2.3实验导入情境化
学生是有思想的个体,所以情境化的教学导入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融入到角色当中。例如,“鉴定食品中的有机物”这一活动中,实验的导入时可以询问同学们当你走进超市,你是否想过你所购买的食品是否达标?说明书上的成分是否造假?它们含有哪些有机物呢?让学生扮演质检员的角色身份检测食品中所含的营养物质。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入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利用已有知识去深入思考,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获得丰富的新知识,也能够激发自身潜能发挥出创造力,收获到预设之外的更多生成的东西。这些若只是依靠教师枯燥讲解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情境化的教学导入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优化生物实验教学活动的手段,由此营造一种在生活中学习的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及对问题的探究兴趣。
2.4优化实验材料
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就地取材,尽量寻找一些当地易得、实验效果较好且价格低廉的替代性材料进行教学。
以“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观察实验为例,应该选用紫色洋葱,取其鳞片叶。然而洋葱鳞片的叶表颜色由外至内逐渐变浅,因此在实验中为了使实验效果明显,一般只能使用最外两层。若一个年级内班级较多,则会导致严重浪费。因此,可以改变取样方式,转“切”为“剥”,在前面的班级进行实验时,剥掉最外面两层鳞片叶做实验,在实验结束时将已经剥离掉外层鳞叶片后剩下的洋葱放置在室外,在自然光下晾晒,促进其内层鳞叶的迅速紫化,然后在第二轮班级做实验时使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观察到较好的实验结果,同时也可以有效提升材料的利用率。除此之外,也可以用紫色洋葱的鳞叶片的一些替代性材料,如香花槐的花、紫色的大蒜苗根部的紫色鳞叶片等,可以按照方便取样的原则选取当地合适的实验材料。
2.5完善实验设备,提高实验可行性
想要保证实验课堂的顺利开展,就一定要保证实验设备的性能专业,旧有的设备有的已经无法满足生物试验的要求,陈旧老化现象严重,同时也存在着学生不爱护生物实验器材,造成器材不必要的损坏这种情况。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学校要加大投入生物实验设备的预算,重视生物器材的维修与保养,避免因设备陈旧而无法满足学生正常生物实验的要求这一现象的产生。
2.6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
在高中生物实验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设计探究性的实验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设计实验方案,指导实验操作技巧,促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全面客观的展开分析和总结探究。通过强化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及生物实验素养,创新学生的思维。如在进行“酶的特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对实验测定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需要的时间这一实验进行设计,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设计对河流中水资源的污染实验、工厂周围空气污染等实验进行设计,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设计自己喜欢的实验,让学生获得课本实验中不同的学习体验,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强化自身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及创新意识,为学生们科学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实验教学是必要的,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生物知识感兴趣,并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意识到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苏萍.“课内-课外-课内”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初探——浅析生物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J].中学生物教学,2019(18):43-44.
[2].王飞.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反思——以甘肃省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20(02):22-28.
[3].李秋影.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000(009):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