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英
南宁市二塘小学
【摘要】 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书写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和素养,小学低年级正是书写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抓住了这个时机培养小学生的书写习惯,将让孩子终身受益,根据《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探讨提高低年级小学生书写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 低年级 书写素养 策略
汉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书写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和素养,一手好字让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小学低年级正是书写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抓住了这个时机培养小学生的书写习惯,将让孩子终身受益。由于电脑的普及,有些人认为字写得好不好没多大关系,但是《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第一学段的学生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我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书写素养的几点策略。
策略一:少一些说教多一些榜样
低年级学生想象了丰富,模仿能力强,在小学低年级孩子的心目中老师是孩子的偶像,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很容易被孩子模仿,老师的一手整洁、规范、美观的好字更是吸引孩子的眼球,即使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室里都按照了一体机、投影仪,但是在汉字的书写,老师在课堂上亲笔写在黑板的田字格里比投影的课件更有效果,如运笔的轻重快慢,起笔、行笔、手笔这些动作少不了老师的示范作用。
策略二:少一些急躁多一些沉静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为了赶进度,没有给学生留充裕的写字时间,让孩子匆匆忙忙写完,要求孩子写得“又快又好”,但是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手腕发育还不太成熟,匆匆忙忙状态下写出来的字肯定不好,“定能生惠,静能长智”,应该给孩子留足时间,静下心来一笔一画把字写美观。
“书法十分”训练常规化必不可少。每天的2:50-3:00在优美的轻音乐一响起,孩子们就进行配乐练字,按月份分别进行基本笔画训练、生字词语训练、古诗训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都能认真练字,并且写字水平有所提高。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 达到人人都能“规规矩矩书法,堂堂正正做人”,人人都在书法教育中受益。
策略三:多一些方法指导少一些机械训练
握笔方法和写字姿势的指导,正确的握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前提,为了方便记忆,可以把握笔的方法编成顺口溜:拇指食指捏,中指托,无名指小指垫,笔杆落在虎口上,留个小口好呼吸。
写字的姿势也可以编成孩子喜闻乐见的小歌谣——姿势歌:一拳(胸口里桌子边沿一拳)、一寸(手指离笔尖一寸)、一尺(眼睛里纸面一尺),又如写字坐姿口诀: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
?? 头正:头部端正,自然前倾,眼睛离桌面约一尺距离。身直:上身保持正直,略微向前倾,胸离桌子一拳头,全身要放松、自然。 肩平:坐稳身子,双肩放平。臂开:双臂自然下垂,左右撑开,保持一定的距离。左手按纸,右手握笔。足安: 两脚放平,左右分开,自然踏稳。
笔画、偏旁、结构是写组字的重要部分,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基本成分,每一个笔画都有“起笔、行笔、收笔”这个过程,低年级的孩子可以通过说一说,读一读,笔画的书写方法,通过书空加深印象,在下笔进行巩固书写。偏旁写规范了,字就写好了一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每一个部首的书写特点
指导学生分析字的间架结构时,引导学生先观察这个字的结构,如“们”是左窄右宽,“到”是“左宽右窄”,“秦”是上盖下,“安”是下托上,经过结构的分析,写起字来结构就比较合理
策略四:多一些激趣少一些枯燥
练字的过程是比较乏味的,在书写练习的过程中采用一些激趣手段,激发低年级学生的书写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以赛激趣,有竞争就会有动力,每个学期的“书规范汉字,展生命色彩”书写竞赛,孩子们都很期待,认真准备,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展示栏里出来时,更是大受鼓舞,在提高书写水平的同时,写字的情趣也得到了争强。
故事激趣,在指导书写的过程中,适当给学生欣赏古今书法家的作品以及书法家的成长故事,在舒缓疲劳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低年级的孩子,激发他们练好字的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重点在“育”,所谓“育”就是培养良好的素养。指导学生写一手端端正正的字,也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素养,“习惯成自然”,只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从小学低年级抓起,养成“提笔就是练字”的好习惯,学生的书写素养将得到不断的提高,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将得到不断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洛克《教育漫谈》:“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
2.《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020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