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成长 德润生命 ——“体验式主题班会”德育模式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9期   作者:海金宝 付伟静
[导读] “体验式主题班会”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

         海金宝 付伟静
         辽宁省阜新市教育服务中心

         
         摘要:“体验式主题班会”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放眼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本文试从体验式主题班会的设计流程、课堂操作模式以及研究产生的积极效果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体验 主题班会 德育模式
         体验式主题班会是指教师围绕一个主题,遵循先做后知的教育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体验式干预设计,让学生以情境参与、游戏活动等形式通过切身体验、经验开悟、洞开智慧、明确道理、生成价值,达到一定教育目的的班会。近三年来,我们将体验德育作为一种生存发展和人本化的德育手段,基于主题班会的课堂操作模式,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放眼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进行了“体验式主题班会的德育模式”省级课题研究,初步形成了体验式主题班会系列课堂模式,德育实施成效明显改善,形成了地区德育的新特色和新亮点。
         通过研究探索,我们总结出一节成功的体验式主题班会的“六有”设计流程,具体为:有目标——有主题——有活动设计——有活动过程——有体验方法和手段——有评价反思。
         1.目标选择:德育目标分为年段目标和课堂目标。如小学“人际交往”这一德育总目标分解成年段目标为:A.低年级:学会夸奖别人,懂得学习别人的优点。B.中年级:学会分辨对错,学会谦让,做有礼貌的孩子。C.高年级:学会自己解决矛盾,学会宽容谅解别人。体验式主题班会完成的应是课堂目标,而课堂目标包括课前的理想目标和课中的板块目标。如《打败拖拉,远离磨蹭》一课的知识目标:了解拖拉的日常现象,感知其危害;懂得有效管理时间;情感目标:在情境体验中产生打败拖拉、远离磨蹭的强烈愿望;能力目标:习得管理时间的有效方法,逐渐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而这些目标又分散于课堂的各个板块中。如果设计者心中目标意识强,则可构建一节高效的主题班会。
         2.主题确定:主题是班会的灵魂,一节好的体验式主题班会必须要有一个统领全局的主题,各环节的体验活动目的也是为了将主题的内涵进行渗透和拓展。而主题的确定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和思想动态,或校园内的偶发事件,或实事、节令来确定。它在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同时,也要把握好不同年段、不同角度的着力方向。尽量做到小一点、亲一点、近一点、实一点、细一点、活一点。如《大家排好队》《不做有口无心的小喇叭》《绿色家乡 我来守护》……
         3.内容精选:体验式主题班会的活动囊括了学科教学、故事创编、游戏活动、日常生活、科学实验等众多内容。如《每天进步一点点》一课就利用了数学知识加以引导,通过让学生分别计算0.97 ≈0.5,17=1 ,1.17≈2的结果引导学生来感悟:1是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0.9只不过是每天比别人少做了那么一点点儿;1.1是每天比别人多做了那么一点点儿,然而,差距却是成倍的。引导学生深入体悟坚持努力、不懈奋斗的意义。也有班主任用一些经典的故事《小马过河》《龟兔赛跑》等学生们熟知的故事进行创编,为自己的主题服务。《责任在我心》一课则利用“撤板凳”游戏让学生深入体悟到团队中应承担的责任。《大家排好队》一课,班主任再现日常乘坐高铁、地铁等交通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中门不立”,懂得排队小常识。
         4.设计精当、模式灵活: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设计一个好的体验活动,能够引发学生深层感悟;设计一个多维联动,能够焕发课堂活力。在设计当中还需要多次尝试,不断调整活动形式。

通过实践探索,我们设计研制出一节体验式主题班会的“五环节”课堂操作模式:
         引——导入: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知——感知:组织活动,体验感悟;
         情——明理:交流分享,体验明理;
         意——激情:体验情感、激发心意;
         行——导行:体验促行、引领成长。
         在每环节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层次逻辑线,还要注重情感起伏线,整体设计要“五环节”灵活运用,注意有侧重、有取舍、有延续。例如,《责任在我心》一课的环节设计为:                                                                                       
         第一环节:导入:观看视频、引入责任(生活体验)
         第二环节:感知:提出问题、感受责任(思维体验)
         第三环节:明理:游戏活动,明确责任(身心体验)
         第四环节:激情:呈现矛盾,承担责任(情景体验)
         第五环节:导行:诉说愿望,履行责任(情绪体验)
         5.方法得当、体验真实:主题班会的设计中,要尝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如知识竞赛抢答、情景模拟表演、小组合作讨论、多媒体(PPT)应用、游戏活动、歌曲舞蹈等, 但这些方法手段必须是指向德育目标、符合课堂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直击学生心灵的体验方法。如《母亲是中华》一课,教者运用了“一条大河”歌曲导入,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来结课,不仅带动了学生们的情绪体验,活跃了课堂氛围,还直击学生心灵深处,将这种激情澎湃的爱国主义情感深深厚植进学生们的心底。
         6.反思即时:教者对整个课堂实践进行即时反思,既明白成功的经验,又查找失误的遗憾。然后从主题出发有的放矢再设计,这样有效保证了体验式主题班会的课堂质量。
体验式主题班会以活动体验为基调,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身心健康、学习交往,关注学生价值观形成,学生亲自准备、亲身参与,做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使主题班会由原来空洞的“说教课堂”转变为全生全过程参与的“生本课堂”。课后,及时考核记录学生“日常规范”“思想品德”“公民素养”等方面的表现,助力学校健全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生道德评价体系,有效提高了班主任开展教育活动的策划、组织、主持、指导能力,促进了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及学校校风、学风、班风的明显好转。体验式主题班会德育模式的确立,为新时代学校探索精准德育提供了很好的路径。同时这项研究现又引申到主题班会课程研究、德育框架体系研究、德育评价体系研究等系列研究,逐步形成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系统性、规范性、创新性、长效性的德育新模式,为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仇忠海,从感恩教育到情感体验德育体系建设[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2]曾容容 一节有效主题班会的四个特征[J].班主任,2017,(9).
[3]袁作森.如何上好班会课?[N].德育报,?2019-09-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