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军
杨柳雪镇怀周学校 256600
摘要:学前教育是对学前儿童所进行的教育培养,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人才培养的根基,对提高后期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就全国而言,城市学前教育已得到普及。基于此,以下对着力解决学前教育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突出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本专业老师自身的审美能力与艺术欣赏能力要强,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与基础知识,心理素质要健康且临场反应能力要强。老师对学生要有责任心,能主动亲近学生并与学生积极沟通,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更新教育理念,具备良好的师德。老师也要尽可能拓宽课外活动实践课,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素养。老师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认真备课、授课,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一、当前学前教育常见问题
(一)落后的灌输式教育模式
学前教育是幼儿身心发育,培养良好习惯和性格的重要阶段,学前教育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是重要的基础教育。但是,当前幼儿园教育仍实施灌输式教育,影响到了幼儿园教育效果。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只看重知识传授,没有关注到幼儿个性发展,只教给幼儿文化知识,例如识字、计算、背诵等内容,但是却不重视幼儿个性特点。很多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不要求幼儿理解,只要求重复记忆,这样不但影响幼儿的理解能力,还会使幼儿丢失学习兴趣,不能有效挖掘幼儿的潜力。只开展灌输性的知识教学,只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限制。
(二)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理念较为落后
当我们开始要加强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时候,抬眼望世界我们发现中国的学前教育水平与国际高水平相比已经有一定的距离。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过程中,明显缺乏科学的办学理念,这在很大程度带上影响着学前教育专业的整体发展质量,也制约着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水平。正因为缺乏科学的办学理念,使得学生缺乏对职业发展的认知,缺乏精准的职业发展规划,也缺乏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感。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速度虽然较为迅猛,但由于缺乏科学统一的办学理念,致使不同地区的办学理念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在国外教育体系的冲击下,人们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理念存在着模糊的认知。比如究竟是按照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办学理念来开展教学工作,还是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来走自主化的道路,现在仍然是较为模棱两可的。
(三)幼儿教师掌控式教学非常普遍
目前,很多幼儿园仍然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幼儿教师在教学中为主导地位。一部分幼儿教师观念陈旧,没有对自身做好定位,教学模式比较落后。许多幼儿教师为了保持教学秩序稳定,忽视了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他们认为幼儿自身个性差异不符合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因此普遍采取掌控教学模式,导致幼儿在幼儿园中不能展示自己的个性差异,也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同质化教育比较严重。
二、解决幼儿学前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老师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在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新颖有趣的教学情境,适当引入益智类小游戏,借助于专业课堂内容制作音视频、动画等。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采用各种方式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专业性。
老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育管理方式,并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将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过程与结果评价融合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根据现有教学资源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以此提高学生记忆知识的能力与实践能力。学校应根据办学特点与实际情况,规范管理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活动,设置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树立典型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的积极性,提高其实操能力。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幼儿阶段的特殊性就在于,孩子还处于新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用过于激进的教育方式明显是不合适的,结合幼儿身心的发展和心智不成熟的特点,在让幼儿形成语言思维能力前,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说、愿意说。家庭的氛围会时刻影响到孩子的成长,要在家里形成良好的语言氛围。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多鼓励孩子开口讲。幼儿在学习说话的过程中,丰富的语言储备是相当重要的。教师要多与孩子说话,孩子在幼儿时期拥有极强的语言学习能力,教师和家长便会成为孩子学习并模仿的对象。因此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和家长也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这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在这样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中让孩子逐渐具备语言能力。
(三)幼儿园要同家庭开展合作
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是相互关联的,都是非常重要的。家长的教育理念必须同幼儿园教育理念相互统一,才能真正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要想使幼儿学前教育提高有效性,必须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匹配。否则,只会使幼儿产生困惑,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对于教育理念比较陈旧的幼儿家长,幼儿园可以组织家长会,还可以组织家庭亲子活动,从而使幼儿教师和家长开展有效的沟通,宣传正确有效的教育理念,这样的目的是让幼儿接受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一致,防止幼儿教育过程中出现困惑,从而提升幼儿学前教育的效果。
(四)老师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过硬
学前教育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老师有严格的职业要求。老师要掌握学前教育教学总目标与学期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学习需求,尊重学生学习发展的阶段性、连续性、顺序性与不平衡性等特点。老师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与活动的时间,确保学生能够高效地参加课堂学习,从而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老师要合理制定学前教育专业的活动方案并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老师要能及时奖励并表扬进步学生,有效发挥榜样模范作用,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减少学生学习的种种压力。老师要明确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的作用,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老师要坚持科学的精神,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自身知识面,丰富自身知识结构体系,积极钻研教学,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提高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逐步更新知识结构,创新教育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开展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教学工作,准确了解并掌握教育与学科发展动向,积极探索新的适合国开学生的教学方法,为弘扬先进文化、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保障。
结束语
伴随着教育体系的深入改革,社会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为整体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应该充分明确学前教育专业中存在的问题,科学明确教育理念,精准把握人才培养的方向,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优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卢源.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657-660.
[2]史云.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的四个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幻画报,2019(12):113.
[3]冉启霞.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读写算,2019(35):28.
[4]周敏.新时期幼儿学前教育的策略和方法[J].当代家庭教育,2018(34):56.
[5]董年华.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小学化的危害解析[J].山西青年,2018(2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