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晖
浙江省绍兴诸暨市浣纱初级中学
摘要:一套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新课程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对促进初中学生科学成绩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初中科学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学习技巧的教学开展很少,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不但影响了学生科学成绩的进步,而且也影响了课堂评价体系的构建,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科学;评价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科学课堂评价构建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初中科学课堂评价体系也在不断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作为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利用。然而,教师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很多科学教师往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依据,评价过程中没有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情况。其次,一些教师在给予学生评级的过程中还加了学生的课堂表现。可是,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在课堂学习中不爱发言。这些教师就会认为这类学生不积极、不爱学习,从而在评价过程中给予批评,导致其自信心受到打击,失去学习动力。最后,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当。例如,某同学犯错误的时候,教师往往会用批评的语言进行教育。而初中生正处在叛逆心理较强的时期,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师生关系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采用鼓励的语言,使学生树立起自信,从而主动投入到学习中。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科学课堂评价构建策略
(一)从多元化角度进行评价
在开展初中科学课堂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多角度进行评价,不能单纯地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课堂表现为依据。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发现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找出原因。这样才能在评价的时候给予更加精准的评语。同时,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差距和性格特点,从根本上优化评价方式。例如,在开展大气层这一课程教学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一些同学课堂回答问题比较积极;一些同学性格比较内向,不爱回答;还有一些同学不知道怎么回答。教师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仔细观察,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观察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情况。又如,在提问“为什么我们登山要注意保暖”时,对于性格内向的同学,教师要给予一些鼓励的词语和手势,使其敢于大胆回答问题。如果回答错误,教师也不要给予否定,而要给予激励。而对于那些没有进行思考的同学,教师则可以寻找原因,进行合理教育。同时,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如课堂表现、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性格特点等。只有这样,评价才更加合理,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其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二)创新评价方法和内容
在进行初中科学课堂评价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注重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的有效结合,在量化评价基础上加入质性评价。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追踪,以此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其次,教师要注重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的结合,将连续的过程评价融入到整体评价当中。教师只有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不断地完善评价机制,才能给予学生更合理、更具有针对性的评价。例如,在开展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课程学习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以教学方法的创新来促进评价方式的创新。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搜集生物进化和环境关系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感叹生命的顽强和伟大,随后让学生谈观后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课堂观看的表现以及回答的情况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够给予学生更加合理的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制定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初中科学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课堂教学的尺度和标准,是提高课堂教学评价质量、增强评价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建立完善的、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这是实施有效教学评价的关键。关于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外有一些研究成果可供参考,如夏洛特·丹尼尔森研究的“专业实践构成框架”。我国学者范蔚等人将课堂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各方面包括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现了不同的内涵和规定性。在借鉴有关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制定有效教学的评价指标时,不仅要将教学评价的内容以不同层面的标准和指标加以体现,而且要根据各指标的重要程度,赋予一定的权重,规定一定的分值,形成一个完整而精准的指标体系。同时,要充分考虑评价指标的灵活性和可行性,允许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情景调整和修改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评价的指标和标准既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四)实行全程性评价
随着评价理论和评价功能的不断发展,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教学活动不仅更加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统一,还注重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的结合。因此,有效教学评价不仅要评估课堂效益,更要高度关注教学过程。有效教学评价不能仅局限于对学生学习成绩和结果的评价,而是要扩展到整个教育领域,这就要求有效教学评价要以多种形式记录学生的学习成果,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各种表现纳入评价范畴。评价不但要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且要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整合,使之融为一体。要对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活动、教后总结进行全面的评价,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在评价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行为和潜能,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准确的评价和反馈。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科学课堂评价体系的完善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还能使学生正确地认知自我,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现代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初中科学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从多元化的角度进行评价,从而促进初中学生科学成绩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伟力.初中科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3(2).
[2]?勾训.有效教学评价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3):146-147.
[3]?范蔚,叶波,徐宇.“师生共进”的有效教学评价标准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9):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