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鑫
响水县第二中学
摘要:去年是新高考的第一年,高考英语考题和内容改变很多,不仅增加听力占比,更是出现读后续写的新题型,改革后的英语难度系数非常大,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如何应对高考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切实提升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已成为了当务之急。
关键词:高考;英语;改革;策略
要想真正适应高考改革后的英语考察要求,改革英语传统教学,将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落到实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教学改革:
一、以学生为英语教学的主体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与主动性。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词汇、语法等知识,还要重视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通过英语学科的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首先,在日常教学中,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尊重学生,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注意肯定他们的思考成果。其次,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绝不是简单的师生问答。其更深刻的含义应该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平时英语教学中,多让一些说话、表现的机会给学生,这样,远比一味灌输取得的效果好得多。让课堂宛如片场,教师的任务就是进行宏观把控,把一切微小的细节变化都尽收眼底,然后进行准确的指导,引导,把控全局。
二、培养英语思维能力
在英语改革后的试卷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极其重要,这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英语思维能力即在使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时,第一思维是用英语,而并非先用母语理解再进行思维的转化。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利用课相关图片,创设语言情境,引发学生思维积极性。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可以增加看图说话的环节,鼓励学生尽量用英语描绘自己看到的图片,不管最终描述的正确与否这都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能力,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2)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强化英语思维。单元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本单元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听、读能力的训练,输入越多,越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从而对语言掌握就越全面。
三、建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改革后的英语更难了,所以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尤为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学生对塑造学生的行为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来说都有重要作用,而英语思维的培养更离不开英语学习信心。而英语上的自信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英语认知能力、英语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信念,缺乏自信是一个阻碍学生在英语上取得进步的重要原因。所以,对缺乏自信的学生,老师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层教学模式,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英语题,争取上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英语上的成功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那些学习一般的学生会不满足基础知识的训练,可以进一步给他们增加难度;而对于学习差、不爱学习的学生,也能养成他们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然后进一步获得自身的能力提高。
有效的教育始于读懂学生,耐心倾听、敏锐观察,走进学生的心灵,英语教学更是如此。改革后的英语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灵活智慧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智慧地启迪,机智地引导,让学生真正爱上英语,学会英语,提高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