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燕
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家校共育研究室 邮编:510800
摘要:如今社会,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付出了比自身工作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但他们却往往忽略了与学校教育进行联系与沟通。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病要大夫看,孩子要老师教”,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与己无关,当孩子出了问题就一味感叹孩子没有遇上好老师,甚至还处处指责学校的不对。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孩子成长的基础,这是教育的两个支点,只有教师和家长协调一致,才能更好地形成教育的合力,使孩子能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家校共育;家校共进;路径思考
现阶段家长大都是80后父母,虽然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更强,但却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他们更注重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物质生活,而自己却只顾着上网玩手机,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陪伴,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在教育孩子中应承担的责任,把教育孩子的任务完全寄托在学校和老师的身上。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家长改变他们错误的观念,让他们接受正确的教育方法,这样对学生的教育发展有很好的帮助。
一、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1、帮助老师了解学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更是孩子首先接触的教育环境,因此,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学习更为先进、高效的育儿理念,并应用在家庭教育当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其次,家校合作教育能够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状况和习惯养成状况,然后根据实际状况制定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和措施,包括陋习的改正、学习习惯的培养等各个方面,其次,通过家校合作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家长改善家庭教育现状,为学生创建一个更为适宜的家庭教育环境。
2、帮助家长了解学生
家校合作教育,可以更好的帮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通过老师的反馈,家长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到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表现,仅根据学生自己的反馈难免有失偏颇,致使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出现偏差。家校合作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家长了解到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信息,还可以了解到学生在学校的心理状况,开心还是快乐,发现老师在教育中的亮点,以此为借鉴,不断改善和完善自己的家庭教育方法。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定期给学生家长培训相关的教育知识,让家长了解最先进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另外,要让家长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倘若父母整天吵架,孩子在胆战心惊中度过,没有一个健康完整的童年,何谈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当代的学生教育过程中,我们讲究的是让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得到综合的全面发展。
而家校合作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家校合作,可以让学生接触到的教育更加多样化,还能够加强学生与父母老师的沟通交流,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其次,家校合作可以督促学生回家后将用来看电视的时间和同龄人的交流,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长辈以及同龄人的认可,满足他们的自尊心,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让学生更加阳光、快乐的成长。
二、家校共育共进路径
1、转变家长观念,启动家校合作班级管理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就应该要由学校老师对其进行管理,家长只是负责晚上对学生进行管理,因此很多时候我们都发现,孩子在学校屡次犯相同的错误,即使和家长沟通后,错误仍然没有改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长没有配合学校的管理。同时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将孩子放置学校后便再也不管孩子,认为教师才是学生在校唯一的监护人。要想开创家校合作班级管理,就要转变家长观念,让家长懂得好学生是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成长起来的。
2、开发家校合作特色课程,创建家校合作互动新模式
将家校的合作和互动内容纳人到学校的特色课程中,开发和研究家长课程“家校大舞台”。它是以“家校联手,学校搭台,家长唱戏”为主要形式的开放的、动态的家长课程。同时又是一种“家长主导、学生主体、学校主办”的新型教育模式,是学校和家长联合打造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
“家校大舞台”课程内容包括了家长、学生和老师,真正做到了学校、社会和家庭通力合作,结合“校本”“师本”“生本”的实际,制订出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寻求专家学者的支持,把握方案,完善规范方案,增强方案的前沿性、操作性。在此课程中,家长可以将自己的研究专题或独到领域,以适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既为家长深人课堂、深人学校教育提供了机会,又为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辟了又一片天地。因为家长是流动的,所以校本课程的内容也是不断变化、更新的。家长授课的内容有:《钉金绣的传承人》、《书写人生》、《童画世界》、《陶泥世家》、《功夫小子》……此项课程已经在中小学年级全面铺开,活动以年级为单位,纳人课程表,以家长为主讲,每次两节课。
3、利用微信音视频为家校共育增加活力
现在的年轻家长都已经非常习惯应用微信强大的语音和视频功能记录生活和完成工作。例如,笔者就鼓励学生将亲子阅读、经典诵读、小画报等作业通过音视频发到群里展示。这种做法不但方便了教师检查学生作业完成的基本情况,也对学生及时完成作业起到了督促作用。但更为重要的是增强了家长的参与度,方便他们及时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
三、结语
家长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资源,忽视家庭因素的教育管理体系必定问题丛生,家庭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底色。行走在家校共育的路上,我们收获的是孩子的进步与成长,展望的是未来发展,持续提升家庭教育效能,让家庭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港湾。
参考文献:
[1]李俊.家校共育携手向前——我的家校共育观[J].新课程·中学,2018,(10):212.
[2]邓亚玲.构建沟通平台实现家校共育[J].少男少女,2018,2(36):89-90.